新浪财经

李敏斌:市场调整为外资并购提供抄底良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3日 09:05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李敏斌

  正所谓“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有人在底板上割肉,有人已经磨刀霍霍。在中国资本市场剧烈震荡的时候,外资机构并没有停止进军中国的步伐,反而视其为加速在中国扩张的良机。毕马威最近对来自15个发达经济体的大型跨国公司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中国依然是最受跨国公司欢迎的投资地之一,仅次于美国。

  在全球并购规模萎缩的同时,亚洲地区的并购交易额却正在急剧增长,市场的调整也给跨国企业提供了机遇,顺势而为以便获取更多资源。有投行研究报告称,从目前正在筹备的交易看,2008年将成为亚洲并购交易创纪录的一年。对于欧美的投资者来说,中国市场是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的,是一个值得长期投资的地方。任何一家跨国公司都无法不参与中国的业务,对于全球性的金融机构而言更是如此。跨国金融机构正加紧在中国金融业的布局,包括增加服务网点、成立合资金融机构,设立私募基金,争取QFII资格,不放过任何一个在中国发展的机会。

  新兴市场的投资风险在资产价格暴跌中充分释放,在一个高成长的市场中暴跌并不是宣告死亡,相反,这给投资者带来难得的投资机会。一年前,很多国外投资机构手持大笔现金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收购对象,因为资产价格高涨使收购目标要价过高,如今,资本市场急转直下,不到一半甚至几分之一的资金就能收购同样比例的股权,而且选择更多了。这将使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活动重新活跃起来。通用电气大中华区负责人表示,如果未来3年该公司在华并购方面的投资没达到20亿美元,将令他感到失望。从中可以看出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前景的判断。有意加速在华投资计划的不仅仅是跨国公司,同时还有大量私人股本和风险投资资金也在寻找投资目标。

  尽管短期出现调整,以跨国公司的全球经验判断,中国经济的前景依然看好,某些行业甚至比想象中更加乐观。即便是“百毒攻身”的房地产市场,尽管充斥各种各样的坏消息,但看好中国楼市的国外资金仍在源源不断流入。相对于前两年机会主义者的短线投资,最近流入的投资者似乎都抱着持久战的心态,而且增加了投资性物业的比重,很大程度上显示出他们对中国楼市未来的信心。

  对于外资的进入,包括并购,我们要客观对待。虽然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很庞大,但这不意味着中国不再需要外来投资。外来投资不仅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而且也将推动中国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中国向知识型经济转变。很多人对于所谓热钱有一种恐惧感,好像热钱成了引爆各种经济问题的万恶之源。对付热钱最好的办法不是围追堵截,而是积极疏导,把它逼到黑暗的角落里泛滥,还不如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开放些途径让它暴露在阳光下。我们总担心游资来去迅猛对市场造成冲击,实际上,与国内的投资者比较,跨国公司更看重经济基本面,更乐意放长线钓大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量资金不可能从中国退出,历史经验证明,只要足够耐心,新兴市场就是获取最高回报的地方。

  很遗憾地是,国内的投资者正在迷失方向,他们处在一个狭窄的市场之中,很多人看不到长期的趋势以及中国在未来全球经济中的位置,在市道低迷的时候陷入恐慌,或许这就是“当局者迷”吧。很多人今天还在庆幸跑得及时,但几年后可能会转过头来抱怨国外投资者捡了便宜,指责国内企业“贱卖”。这是很悲哀的轮回。在上证指数6000点以上和3000点以下的时候,很多人对市场的看法过于偏激,以致市场走火入魔。而政府基于各种考虑所采取的强迫性自我调整和投资者的自杀性抛售最终酿成资本市场的灾难。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给投资者带来众多机会,但我们也意识到存在很多问题,这需要在市场增长的时候保持理性,过分乐观和悲观都是不可取的。在中国资本市场的恐慌中退出和却步的投资者,或许正在错失下一轮的机会,甚至失去未来。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作者单位:宝能投资集团)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