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越南患病 新兴市场是否会感染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3日 22:47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王晓薇 北京报道

   高通胀、双逆差、外汇储备不足,一系列疲软的经济指标,最终将国际资本对越南的投资热情消耗殆尽,外资大量撤出把越南经济由“稳定”推入了“负面”。发生在越南的“动荡”是否会感染与其有着类似经济状况的各新兴经济体,成为外界更为关注的焦点。

  印度不是越南

  抵卸与抗击能力强

   作为新兴经济体第一梯队“金砖四国”中最具科技含量的国家,印度在今年的遭遇的确非常尴尬。石油价格的高涨使这个75%的石油都需要进口的国家花费在原油补贴上的费用已经高达292亿美元,相当于其GDP的2.2%。尽管有这样的大幅补贴,印度工商部6月6日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印度的通胀指数已经跳升至8.24%,远远高于印度中央储备银行所设定的5%的警戒线。然而在政府无力继续承担石油补贴、提高成品油价格之后,有专家预测通胀率还将进一步激增50-60个基点,甚至有可能突破两位数。卢比自4月以来的最大跌幅超过7%。为了缓解高通胀压力,6月11日,印度央行15个月来,首次将利率调高到8%。而印度股市也遭遇了无情的砸盘,4月以来,印度股市累计下跌三成。布隆格的统计数据显示,海外投资者在印度股票市场上投入的资金,已经从净流入转为了净流出,这是自2000年以来的第一次,印度似乎处于一种类似越南危机的前兆中。不过,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室楼春豪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印度与越南相比,无论是在经济实力、外汇储备、股市市值、经济健康程度等方面都远远高于后者,抵御与抗击金融危机的能力也比较高,因此印度并不会成为下一个越南。”而此次印度出现通胀的根源,更多的是国际原油与粮食价格的上涨传导所致。6月12日,印度央行提早7个星期紧急加息,宣布提高基准利率25个基点,即时生效。

  新兴经济体易感染

  但不会患病

   在越南周边,各新兴经济体面对危机也作出了不同的反应。据菲律宾中央银行估计,今年以来,外国投资者已经从菲律宾市场上撤走了近10亿美元资金,这几乎使得菲律宾政府在2007年所吸引外资额的2/3付之东流。近期,菲律宾30家主要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出现了连续下跌。创9年新高的9.6%的通胀率,与出口贸易额的不断放缓,金融市场的波动都使得菲律宾政府提高了警惕,6月5日,菲律宾央行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5.25%。

   在泰国,近半个月以来,泰铢也遭遇不断的贬值,泰铢兑美元的贬值幅度已经达到了近10%。6月9日、10日,泰国政府两次出手干预外汇市场。然而由于美联储做强美元的坚决态度,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对市场的吸引力似乎已经远远低于美元。

   而作为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印度尼西亚不得不面对已经逾升至两位数的高通胀率,根据印尼央行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印尼今年5月的通胀率从4月份的8.96%冲高到10.38%。6月10日,印尼央行副行长Hartadi Sarwono表示,印尼央行很可能在7月连续第3次升息以缓解通胀压力,升息幅度有可能是25个基点,也有可能更多。

   亚洲开发银行在今年3月份发布的报告中就已经指出,虽然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均采取了政府补贴和严格控制价格等宏观调控措施,但是在国际市场油价和粮价飙升的情况下,预计今年亚洲经济发展中的通胀将普遍加速上升。

   “新兴市场属于金融危机的易感染群体,新兴的经济体都会经历一个高速增长的快乐时期,而高速的增长自然会刺激来自国内国外各类投资者的投资欲望,投资率激增,自然会导致热钱流入股市、楼市,出现暴涨。而对资本市场判断经验的不足和金融体系的不完善,则会导致新兴市场政府在危机来临之前不能及时地作出反应,因此危机带给新兴市场的阵痛将可能更加剧烈,纠正的时间也许更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张斌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但是此次发生在越南的危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给越南本身带来了麻烦,对整个东南亚或整个亚洲而言都谈不上是一场危机,亚洲的实体经济并未被伤及。”

  越南教训:

  改革不要太冒进

   越南作为新兴经济体中最大的亮点,再次置身危机囹圄,给新兴经济体的改革之路敲响了警钟。早在几年前,越南就制定了号称“最急进”的吸引外资政策。仅在2007年,越南就吸引了近200亿美元外资,占其700亿美元GDP总量的29%。“吸引外资所占的比重过大,迫使其必须增大内需来应对,而这又导致了其进口的增加,造成巨大的贸易逆差,这个由吸引外资所产生的连环套最终将越南套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学部主任张蕴岭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而与此同时,越南对资本市场的开放过早也成了它面临如今尴尬局面的又一原因。在2006年加入世贸之后,越南立刻开放了资本项目的外国直接投资,将外资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的上限放宽到49%,外资涌入越南股市,催生了大量的资产泡沫,在外资撤退之后造成无法预计的危害。因此新兴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对市场开放的时机、程度、吸引外资的力度都应该避免急功近利。”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