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研究员看空地产股惹怒基金 被逼无奈离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2日 01:31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朱益民

  2008年春节过后,国内某知名券商在业内颇具影响力的房地产行业研究员王君(化名)宣布离职,虽然证券公司人才大进大出的高流动性属于业内常态,然而王君离职的背后却有着一段发表独立研究报告——与基金结怨-——无奈出走的曲折隐情。

  近日,记者与王君曾经供职的研究机构负责人取得联系,并问及王君为什么选择离开,该负责人无奈表示:“虽然她很有行业研究经验和独立研究精神,但是她没能同客户搞好关系,我们研究机构也要生存,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特立独行的研究报告

  王君是已有三年以上的房地产行业研究员,尽管她不是什么地产行业的金牌分析师,但她的影响力并不比那些金牌分析师逊色。

  深圳平安证券资产管理部某投资经理告诉记者:“王君是比较早看空地产行业的研究员,虽然不是十分认同她的观点,但对她的分析逻辑我还是高度重视的。”

  2007年8月末,王君率先在业内推出房地产泡沫扩大的研究报告:认为房地产价格呈加速上涨之势,从房价收入比等传统指标来看,房价已明显偏高,进入了泡沫化阶段;地价以超越房价的速度上涨,开发商零利润购地现象十分普遍,这导致公司毛利率的维持与提升越来越依赖于房价的快速上涨,而过快上涨很明显是难以长期持续的,行业实体在2008年可能面临增长的拐点,严厉宏观调控是可能面对的主要风险。

  当时王君给予房地产行业的投资评级为中性,在激情昂扬的牛市氛围中,中性的投资评级可以看作沽售评级的代言。王君也由此成为业内第一个不看好房地产投资的行业研究员。

  2007年9月,王君对外发布《地产板块2007年中报盘点报告》,正式将行业投资评级从“中性”调低为“看淡”,并认为,地产板块总市值已达1.4万亿元左右,较年初上涨 约250%, PB平均达到9倍左右,估值水平明显提高,其中一线及部分二线蓝筹PB达到十几到二十几倍,PE普遍在50-60倍以上,泡沫特征明显,市场追捧增发题材及相关公司配合增发等进行沟通宣传,是这一板块估值较高的原因之一。

  2007年12月中旬,王君推出题为《地产泡沫2008年会持续吗?》的2008年度房地产行业投资策略报告,继续维持行业“看淡”的投资评级,并明确指出:2008 年将是盈利增长的顶峰,再融资趋紧、土地储备分期付款受限,这将突显行业PB过高、总市值普遍大于资产总价值的矛盾。由于近年地价的增速大大超过房价的增速,如果房价在宏观调控下保持稳定,2008可能成为行业盈利增速的高点,而2009年行业盈利增速会显著低于市场预期。

  房地产指数的历史走势图显示,在王君首次调低房地产行业投资评级后,2007年9月,整个板块于短期上冲创出历史高点之后便逐波下行,房地产指数于当月下跌8.58%。虽然10月份地产板块出现反弹,但已失去继续刷新历史新高动能,在随后的时间内上演股价雪崩式溃退。

  截至2008年5月21日,与王君最早给出看淡房地产行业投资评级之时相比,房地产指数累计下跌46.6%。

  上海某证券公司房地产行业研究员如此评价王君:“虽然她预测的结论基本为市场应验,但她似乎不太适合作卖方机构研究员,因为她推出报告时没有充分考虑市场各方情绪。”

  出乎意料的结怨

  王君曾经供职的研究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王君报告的一些观点已被市场验证,但客户关系也因此被破坏,某些重仓持有地产股的基金经理经常在公开场合发表不利于她的看法,对客户的意见我们也不能不重视。 ”

  王君与客户结怨虽然出乎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

  房地产是2007年牛市行情的投资热点之一,众多的机构狂买地产股,令整个地产板块股价泡沫泛滥。

  天相投资历史统计数据显示,从截至2007年7月27日已公布的半年报业绩来看, 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90.36倍,市净率9.15倍。

  而房地产股价泡沫的幕后主力推手就是以价值投资自居的公募基金。

  万德数据统计表明,尽管基金对房地产投资判断于2007年第三季度出现严重分歧,但房地产板块依然是基金超配的重点集中投资品种。

  在23个行业组合配置中,房地产投资占基金净值比例位居第5。2007年从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基金对房地产行业投资配置由占基金净值比例的4.59%提升至5.32%,股票市值从4,812,136.795万元增加至17,462,917.67万元,市值增长了263%;基金对房地产行业投资配置达到巅峰发生在第三季度,其股票市值达到19,800,787.06万元,占净值比例高达6.64%,股票市值增长率达到75%。

  在一些基金大举建仓地产股且股价上涨一片欣欣向荣之际,王君的报告显得不合时宜。在基金的眼中,王君成为了一个不受欢迎的研究员!

  无奈的出走隐情

  从王君曾经供职的研究机构负责人口中得知其离职的原因是和一些基金关系搞僵,但王君本人告诉记者:“一些机构对我有微词是十分正常的,虽然会对本人产生一定影响,但不是决定性原因,重要的是自己感觉继续做卖方研究员不能充分实现个人价值。”

  据了解,王君于离职之后,很快就投身一家上市公司旗下的资产管理公司作买方研究员。

  王君向记者介绍,目前业内所有机构的卖方研究员在发报告时必须看基金的脸色行事,之前我任职的券商还算相对独立。但在业绩考核完全与客户打分评价挂钩机构的情况下,研究员更是不能独立发表研究意见,一点对客户投资不利的观点都不敢讲,尽管你研究员是本着客观独立研究得出的结论。

  “在国内要想做独立的研究员十分不容易,因为很多研究机构要靠基金交易手续费提成生存,而基金经理不可能对所有行业都有充分了解,他们对行业的认知往往是直接来自相关上市公司高管的意见。这些上市公司高管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向基金经理灌输过于乐观的看法。一旦研究员的意见与基金经理相左,稍好的基金经理会认为研究员不够专业,个别基金经理会从对其投资氛围是否有利的角度判断研究员的价值。”王君十分感慨的说道。

  上海一家证券公司房地产行业研究员告诉记者,“无论国内上市公司,还是国外上市公司,其高管对自身行业发展前景判断总是信心十足。在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前夜,美国房地产上市公司高管们一致认定美国房价还有十年的上涨空间。”

  王君强调:“卖方研究员在发表对行业投资偏负面的报告时,研究所负责报告营销的领导通常会提醒研究员注意各类客户的感受,经常需要对研究报告结论的写法进行软化和修正。”

  研究员业绩考核市场化是国内卖方研究机构改革发展的方向,客户评价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研究员薪酬职级与晋升机会。当研究员发表的研究意见是人为修正、调和的结果,当一些理性、独立的研究员无法为业内容忍,那么市场上得以广为流传的研究报告还会有多少值得信赖呢?

  一旦独立、理性的声音被驱逐,整个市场剩下的就只能是激情狂欢了,经历本轮牛熊轮回后,中国基金对其投资行为需要反思,同时国内研究机构的考核激励机制也需要反思。

    相关报道:

    大福证券:短期焦点重新落在本地银行及地产股

    首放投资:防震荡风险 规避地产股

    大难之际推荐股票 券商研究员感到惭愧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