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视国际油价飙升蕴含的通胀风险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6日 05:33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唐震斌 受全球石油需求强劲、地缘政治危机、气候反常、美元走弱、游资炒作等因素的影响,2007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震荡盘升,目前已冲至120美元/桶的历史高位。同时,以欧元计算的欧佩克一揽子原油价格亦屡创历史新高,几乎所有石油期货价格均连破历史纪录,表明全球已正式步入高油价时代。近日,欧佩克轮值主席———阿尔及利亚石油部长哈利勒更是发出警告:未来油价可能升至200美元,这将对世界经济和物价带来进一步的压力。 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加大 作为一个经济高速成长的发展中大国,尤其是进入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之后,我国石油需求弹性不断上升,对石油需求呈现强劲增长趋势。1980年至2007年间,我国石油消费量增长了3.1倍,从2003年开始我国就发展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如果我国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靠大量投资推动,仍然维持高耗能的粗放模式,那么将来对石油等能源的依赖就会更加严重。 在石油消费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石油生产却增长缓慢,导致石油供求失衡问题日益严重。1980年至2007年间,我国石油生产量仅增长了67.61%,年均增长率仅为2.41%,特别是近年来石油生产量明显放慢,有些年份甚至出现负增长。由于石油生产与消费缺口逐年增大,我国只能通过进口石油来满足国内的石油消费需求。自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后,我国原油和成品油进口增速逐月上升,尤其是原油的进口增幅明显扩大,致使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2007年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为3.46亿吨,同比增长7.3%,其中净进口原油15928万吨,同比增长14.7%,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46.05%。 油价管制存在明显弊端 石油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和最初级的化工原料,对一国经济的影响非常重要。为了避免国际油价的波动过度影响国内经济运行,我国的石油价格一直由政府定价,尤其对成品油价格实行严格管制,对石油价格进行平滑处理,这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国际高油价向国内经济体系的传导。目前我国存在严重的国内外油价倒挂、国内批零油价倒挂的现象,虽然我国自2007年11月1日起,将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价格每吨各提高500元,但仍仅相当于国际油价70美元/桶的水平,国际油价大幅上涨的因素没有充分传导到国内物价体系。 人为压制的成品油价格虽然减缓了对我国经济运行和物价体系的冲击,但也产生了不少弊端,需要适时进行调整。首先,根据入世承诺,从2006年底开始我国就要全面放开成品油市场,因此必须及时改革成品油定价机制,以便兑现承诺。其次,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国际经济交往的日益密切,中国经济很难长期置身于世界石油价格体系之外而不受到任何冲击。同时,由于国内外油价严重倒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主要炼油企业业绩明显下滑,甚至出现亏损,导致其股价一度大幅下跌,拖累沪深股指重挫,不利于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为了维持较低的成品油价格,政府必须对炼油企业实行财政补贴,容易引起争议。长期压制的成品油价格扭曲了我国的价格体系,远未反映其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状况,不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难以长久。 采取措施规避油价风险 面对日益高涨的国际石油价格,中国作为一个严重依赖进口的国家,必须未雨绸缪,采取各种措施规避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除了采取加大境内石油勘探开发力度、努力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全面开展节约能源活动、提高石油储备能力、实现石油进口多元化等措施之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理顺能源价格,加快国内成品油定价市场化步伐,最终实现和国际价格的接轨。 由于国际油价可能继续走高,为了平衡各方利益,我国成品油价格未来存在较大的补涨空间。据悉,近期国内三大石油巨头已几次上书要求成品油涨价,如果油价得到相应的调整,我国物价将会受到直接影响,并成为加剧通胀的主要压力之一。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属于重要的上游资源性产品,调升其价格将抬高整个社会的能源成本,并对其它产品产生较大范围的影响。按照价格运行规律,首先将推高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加大整个工业生产成本,然后逐步传导至下游的加工工业和生活资料,最终将传导到居民生活消费品上(滞后期一般为3-6个月),从而推动物价全面上升。据测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10美元/桶,将推高我国当年CPI上涨约0.2个百分点,后两年将各提高0.3个百分点。 随着我国对进口石油依赖程度的提高以及境内成品油价格改革的逐步到位,可以预计今后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将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我国的油价,并对国民经济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和冲击。在国际油价上涨过程中,我们要高度关注境内油价被动上涨引发的成本推动型物价上涨,尤其要防范上游产品价格向消费品价格传导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溢出效应”和“乘数效应”,努力防止由结构性物价上涨演变为全面的通货膨胀。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宏源证券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