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叶檀:股市纠偏不能止于印花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8日 12:16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叶檀:股市纠偏不能止于印花税

  叶檀

  印花税代表了对交易者与市场效率的尊重,就此意义而言,应该彻底取消。只有认清楚这一点,类似于调整印花税税率的股市机会主义政策才不会轻易在半夜出台。

  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4月24日起由3‰调整为1‰,这是继20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对“大小非”流通股解禁进行规范后又一鼓舞人心的消息。

  这些政策“一石二鸟”,既是对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纠偏之举,也是治疗股改后遗症的良方,客观上有稳定市场的效果。

  中国资本市场漫无边际的悲观情绪从何而来?从政府的信用滥用而来,也从政府信用的失效而来。政府信用几乎贯穿在中国资本市场的每个角落,从公司上市到基金拆分,处处能见到政府信用的影子。

  印花税是对交易者抽取的“厘金”,相当于对所有交易者进行惩罚,高额印花税的隐含之义是,政府不鼓励市场交易,反对市场高效配置。实际上是对发展直接融资这一信托责任的直接违背。

  把提高印花税作为调控工具,以降低资本市场配置效率为代价为资本市场降温,中国资本市场必然到达冰冷的彼岸--那就是市场失效,交易出现凝冻状态。此次下调印花税与规范限售股可谓用得其所。

  印花税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代表了对交易者与市场效率的尊重,因而也是对市场本身的尊重。就此意义而言,印花税应该彻底取消。只有认清楚这一点,类似于调整印花税的股市机会主义政策才不会轻易在半夜出台。

  下调印花税因此成为在特定时期,政府履行信托责任的标志性事件,也是符合中国市场要义的政府履行信托责任之道。

  进一步引申,此次股市下挫既有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应对进退失据的原因,也是重走股改之前的错误道路、放大股改后遗症的结果。股改并没有堵塞限售股的制度性漏洞,反而使既得利益者呈尾大不掉之势。

  众所周知,股改最大的后遗症是市场无法承接巨量大小非,股改之后没有解决这一问题,从数量上看限售股不减反增。

  股改对价使限售股流通获得了法理依据,但市场从资金上、公平交易的规则上依然无法接受,限售股这样的低成本套现之举是资本市场的腐蚀剂,被投资者形象地称为“白条套现”运动。限售股越多,成本越低,对市场的腐蚀作用越大。

  《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所指出的大宗交易与限制限售股套现频率,无法解决这一难题。大宗交易与二级市场价格之间的传导机制仍然难以解决,这与国有股市价减持的内涵是一致的。以完成不同的成本、完全不同的风险收益机制,要在同一个市场上兑现,市场的整体估值体系将会发生巨大的混乱。

  这是政府不得不面对的又一个尴尬,股改解决非流通股问题的同时,制造了更多的不公平与事实上的非流通股利益。

  政府有必要以下调印花税的决心,改变《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半遮半掩的做法,尽快开辟限售股交易市场,以机构投资者的场外博弈将限售股东的利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否则股改会成为限售股的盛宴,而成为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地狱。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上证指数吧 】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