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权证投资不宜采取向下摊低成本策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2日 05:26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广发证券产品创新部

  近日股市反复波动,无论是投资股票还是投资权证,投资者被套的几率不断增加。对于习惯在股票市场采取向下摊低成本做法来解套的投资者,当持仓权证录得账面亏损的时候,投资者往往也容易采取类似的做法。这种策略在权证投资中会是行之有效的吗?

  在股票市场,摊低成本操作法是常见的投资策略,其好处在于日后股价只须升至比第一次入市价低的价格,便可回本或获利。不过这种方法有其局限性,必须以确认整体投资环境尚未变坏,加码买进的股票其基本面无实质性变化为前提,否则,投资者投入新资金增加持仓,实际上会放大投资风险,极易陷入愈套愈多的窘境。

  事实上,投资权证时,采取摊低成本操作法——不断向下加码,其风险比投资于股票时高得多,对普遍投资者来说是不太合适的投资策略。因为权证的价格包括内在值和时间值两部分,而时间值会随着权证趋向到期而下跌(在本专栏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曾反复强调,时间值损耗的速度并非每日相同,权证愈接近到期日,其时间值损耗的速度将会愈快)。当投资者持有认购证的时间增加,意味着正股价格需要更大的升幅,才可抵消时间值损耗的损失。而其中可能的情况是,即使正股出现反弹,但权证价格流失的速度更快,所谓此消彼长,仍然会得不偿失,此情况以价外权证最为明显。因此,除非投资者有很大信心股价短期内会出现转势,才可考虑采取摊低成本法等待解套,否则应直接平仓认赔为妙。

  其次,对认购(认沽)证而言,权证价格下跌,一般也就表示正股价格的走势持续下跌(上升),在不断向下加码的同时,股价下跌(上升)可能会令价内权证变成价平权证,再由价平权证跌至价外权证,甚至深度价外权证。若投资者不断加大投资金额,结果就可能买入大量接近到期而深度价外的权证,而这类权证通常对正股价格的变动不敏感,即使正股出现大的有利变动,但权证仍然可能跑输正股,甚至出现权证价格不升反跌的局面。因此,采取摊低成本策略在权证市场并不合适,甚至可能造成错上加错,全军覆没的后果。

  总而言之,被动采取摊低成本操作法等待解套,风险较大。更为积极的做法应该是入市进行权证投资时即设立止损位,并在跌破止损位时及时认输,而不是以压仓几个月当存款的心理面对亏损,毕竟保留实力才有机会翻身。(文章仅供参考,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盈亏与此无关。)(您对本栏目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发E-Mail至编辑邮箱cswarrants@126.com)

  上海证券交易所投资者教育专栏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