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一季报喜中掺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8日 12:47 《理财周刊》

  文/本刊记者 郭娴洁

  每年的4月向来是“多事之春”,年报和季报混着出,报喜、报忧声此起彼伏。而今年的4月股市更是显得扑朔迷离,而从公告的一季度业绩(包括预告)看,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仍旧值得期待,但业绩增速可能会放缓。

  权重股增长势头不变

  据统计,截至4月7日,沪深两市共有103家公司发布了一季度业绩预计数字,而其中88家属于“预喜”,比例高达85.44%。在这88家公司中,74家预增、1家略增、13家扭亏。从行业分布来看,“报喜”公司主要分布在石化和机械设备行业。

  4月10日, 工商银行中铁二局太原重工等16家公司的预增、预喜公告更为惹眼。工商银行按照中国会计准则对2008年1月至3月的财务数据进行了初步测算,预计2008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在50%以上;中铁二局预计2008年1-3月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1400万元,比上年同期7337万元增长50%;中信证券公布业绩增长提示性公告,公司预计2008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将超过100%;海通证券一季报显示,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6%。

  这些公司,尤其是工行、中信证券等权重公司的预增在当前的市道下显得尤为重要。在美国次贷危机和国内从紧货币政策的影响下,投资者对国内金融业还能否保持高成长普遍存在着怀疑,工商银行的预增多少让信心丧失殆尽的投资者吃了颗定心丸。

  同时,由于1月中旬以来A股市场遭遇暴跌,市场普遍对券商一季度可能出现亏损的判断一度弥漫于市场。10日披露一季度业绩的海通证券以及进行业绩预告的中信证券从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市场对于目前证券公司盈利水平的担忧。

  工行和中信证券的首季业绩无疑是金融业乃至中国经济的一个缩影。工行的高成长性和中信证券的盈利能力,充分说明了在内外交困的2008年,中国经济的增长仍值得期待。

  主营增长是主流

  与2007年的业绩增长中投资收益占比较高相比,业绩预告显示,2008年首季增长却主要来自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

  工商银行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是公司一季度各项业务发展势头良好,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等各项业务收入增长较快,同时按有关规定执行了新的所得税率(由33%降为25%)。

  中信证券称,2008年一季度公司业务平稳发展,各项业务与2007年同期相比有一定程度增长,加之公司经营规模扩大,合并报表单位同比增加,预计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将超过100%。海通证券一季报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26.29%。其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长51.12%,备受关注的自营业务更是同比大幅增长227.3%。

  作为两市第一家发布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双环科技3月7日发布业绩公告称,由于公司煤气化装置及整个化工系统运行比较稳定,主营产品纯碱、氯化铵市场价格上涨,同时公司通过加强管理、增产节约,企业效益大增。公司预测今年1月1日至3月31日所创造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75%到425%之间。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