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技术掣肘煤代油能否梦想成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0日 05:39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李坤

  随着“高油价时代”悄然而至,国家发展煤制油的政策进一步明朗,同时,多年前建设“煤改油”项目的上市公司所拥有的成本优势开始显现。在这种形式下,“煤改油”项目建设开始呈现出逐渐壮大的发展态势,“煤气化”等煤改油项目正在一些上市公司如火如荼地建设。

  煤气化运行的难点是什么、能否克服?煤气化的成本优势到底有多大?能为上市公司带来多大收益?为了解开这些谜团,日前证券时报记者深入多家涉及煤化工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实地调查。

  在发改委的主导下,中国神华、兖矿集团、山西潞安、内蒙伊泰四大企业的百万吨级煤制油项目已经开始建设。不久前中国石化又宣布,将在已经建设多条壳牌煤气化装置的基础上,再建设3条新的煤气化装置。证券时报记者近日又从双环科技了解到,在已有壳牌煤气化装置运行效率不断提升的情况下,该公司目前正在通过“六改十项目”建设新的煤气化装置,扩大合成氨的生产规模。在全国各地,煤改油项目的建设热火朝天。节约成本效应显著

  为何各大企业争相上马煤改油项目?煤代油的最大优势就是以价格低廉的煤代替价格高昂的石油,因此煤、油的价格差越大,那么这项技术的经济价值就越显著。

  根据2006年5月双环科技的壳牌装置首次点火成功后所作的测算,在保持当时的油煤差价和在油改煤装置运行正常的情况下,双环科技的合成氨油改煤项目投产后,年生产成本将下降2亿元以上。双环科技的有关人士介绍,2006年的煤价平均为500元/吨左右,重油价格为每吨3000多元。

  而今石油价格突破100美元/桶,煤油价差更为悬殊。据记者调查,目前市场上的重油价格达到每吨4500元,但双环科技目前使用的煤炭价格仅为560元/吨,同期涨幅明显低于油价,因此,双环科技采取煤代油措施所产生的成本节约效应将比两年前更为明显。

  技术正在掌握之中

  虽然节约成本效应显著,但复杂的技术仍是各大上市公司的最大障碍。尽管壳牌技术被称作“最高效、最洁净”的煤气化技术,但是壳牌装置运行的不稳定性仍是很多引进该技术的上市公司面临的共同难题。从公开信息来看,双环科技的壳牌煤气化装置是目前连续运行时间最长的装置,达到108天。据双环科技的人士介绍,导致壳牌煤气化装置运行不稳定的最主要因素是汽化炉“烧咀罩”容易被高温烧坏———由于煤气化装置运行过程长期处于16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时间过长烧咀罩就会被烧坏。

  该人员告诉记者,自2006年5月双环科技的煤气化装置开始运行以来,公司通过近两年的摸索和经验总结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解决烧咀罩问题的一些关键技术,这也是双环科技的装置能够连续运行108天的重要原因。他告诉记者,目前公司维修烧咀罩的速度非常快,基本上可以在一天的时间内解决问题。但是整个装置从停机到再次开机仍需要4-5天的时间,这主要是因为装置从高温冷却下来、以及从常温加热到高温需要时间。这是化学装置运行的普遍特点。

  建设宜化装置作为备份

  对于此前一些券商研究报告中关于装置停机一次将损失200多万的说法,该知情人员表示,停机造成的损失并不是指修理、更换过程的实际耗费,而是指机会成本,即由于停机导致的产能损失。事实上,修理更换零部件的费用并不高,但是停机数天会导致公司少产合成氨,进而影响纯碱和氯化铵的产量。2006年双环科技之所以出现较大亏损就是因为当年整个煤气化装置运行不稳定,造成停机时间过长,产量下降过大。

  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为了避免公司的产量因为壳牌装置的原因产生过大波动,目前双环科技除了加快掌握壳牌煤气化技术外,在宜化集团入主后,双环科技还建设了一批宜化的煤气化装置作为备用,防止因为壳牌装置停机造成生产停顿。

  双环科技也证实了上述说法。目前该公司已经利用宜化的型煤造气技术,兴建了年产六万吨合成氨装置,正在进行的“六改十项目”中建设的煤气化合成氨装置也是采用的宜化型煤造气技术,因为这种装置投资少,建设周期短,效益显著。

  双环科技对完全掌握技术有信心

  对于壳牌装置未来如何实现长时间持续运转的问题,双环科技的权威人士向记者表示,公司有信心实现壳牌装置更长时间地持续运转。他告诉记者,经过近两年的磨合和经验总结,公司的技术人员逐渐找到了系统性的解决办法,改变了此前一直着重于解决烧咀罩的问题,转而寻求耐高温材料。

  具体而言,首先为保证生产系统稳定,在煤粉方面保证其清洁干净,没有杂质;其次,推行标准化操作,将运行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总结成书面的标准操作手册之类的文件资料,保证技术人员人人是专家、人人按照规范操作;另外对整个装置进行实时监控,保证运行过程不超压、不超温、平稳运行。

  同时为了保证技术人员的稳定,防止此前出现的部分技术人才流失现象,双环科技对关键技术岗位的工作人员做了相关的制度安排,签署了保密合同;在收入方面也进行相应的倾斜。更重要的是,公司采取了将生产经验、技术文字化、标准化的措施,避免技术为少数人掌握而造成的隐患,并形成公司自主的知识产权。而且从壳牌装置实际运行的情况来看,上述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该人士认为,作为全球首家将壳牌煤气化技术应用于化工生产的公司,技术本身存在一定的磨合期很正常,而且双环科技的装置投产运行也不到两年的时间。从目前公司对装置的各项运行参数的掌握进程来看,他个人对双环科技不久之后完全掌握壳牌技术表示乐观。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