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券商猛砸34亿布局股指期货鸣金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0日 02:13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钟文倩 亘时约3年的证期联姻大戏终于逼近鸣金。 根据本报记者统计,截至近日兴业证券二度增资兴业期货至1.1亿元获证监会批准,证券公司为了分享即将上桌的股指期货饕餮大餐,投向期货业的资本“炸弹”已经多达34.3536亿元。 这对于在去年12月底,177家公司注册资本总额仍仅85.4亿元的期货业而言,其发动的迅猛资本攻势后的“战绩”可见一斑。 按照证监会已公布的相关数据,目前被证券公司控股或参股的期货公司已经达到了52家左右,其注册资本总额亦已攀升至约46亿。由此,券商系期货公司平均注册资本达到了8846万元,逼近1亿元,远远超过其他期货公司。 券商系期货公司在期货业版图中的地位已然举足轻重。 其中,注册资本最高者为齐鲁证券全资控股的鲁证期货,为2亿元;最低者为万联证券参股20%的民安期货,为监管底线的3000万元。 另据计算,在券商系期货公司中,被全资控股的公司有13家,占比25%,其中创新类券商控股者有11家,占总数的84.6%。创新类券商总出资20.3972亿元,占比为59.4%。此部分期货公司除了上海证券全资控股的实友期货,国都证券、南京证券、西部证券分别控股的中诚期货、金龙期货,以及西安智德期货注册资本未达到1亿元之外,其余19家期货公司资本金均达到或超过1亿元。 实际上,除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和中国建银投资证券有限公司旗下尚未有明确的期货公司之外,其余诸如国泰君安证券、中信证券、光大证券等23家创新类券商均拥有了一条顺畅的通往股指期货的“罗马大道”。 除此,目前明确控股或参股期货公司的规范类券商数量也已达到了13家,占规范类券商总数的43%。 记者亦发现,与创新类券商一般都采取全资控股期货公司不同,由于受到在资本实力上相对较弱的限制,截至目前,规范类券商尚无一家能够全资控股期货公司。 “证券公司大肆收购期货公司,其目的路人皆知,即直指股指期货,这与原来所有期货公司只能扎堆于商品期货经纪业务相比,无疑将有更多的选择,因此也有利于促进期货公司市场定位的细分。”上海通联期货总经理黄晓明认为,这是“好事”。 之所以可能出现如黄所说的情形,除了券商的主观目的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则缘于券商当初收购标的的路径选择。实际上,由于很多券商收购的期货公司都处在商品期货时代行业的中下游水平,这些公司在商品期货市场上的影响几乎微乎其微,因此其亦只能舍此以图在股指期货竞争上能够咸鱼翻生。 事实上,据了解,不少期货公司被券商收购后,由于经营方向发生变化,从原来的商品期货业务转向全力准备股指期货,从而导致原有高管或主动、或被动离职的现象确实时有发生。 而记者亦获悉,目前所有券商,特别是创新类券商因为忙于突击证监会要求的证券帐户清理工作,已几乎无暇准备IB业务和证券投资者教育工作。 “随着券商不断入主期货公司,以及股指期货的正式推出,相信期货公司不仅会在业务方向上出现细分,而且还会在客户选择上有不同的定位。”黄晓明称,“通联期货未来就主要瞄准机构投资者,以私募基金以及QFII为服务对象,进行专业化理财。” 相关报道: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