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央票持续企稳债市风险后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9日 04:22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刘藉仁

  昨日央行发行560亿元一年期票据,较上周减少190亿元,中标利率为4.0583%,连续11周企稳,同时进行800亿元28天正回购,利率为3.2%。央票利率企稳,债市小幅上涨,上证国债指数收于112.58点,涨0.03%,全天成交4.4亿元,较前日小幅萎缩。从盘面看,010503券、010215券等中短期品种表现较好,010303券、010504券等长期品种相对弱势。

  资本市场资金的倾斜使得债市与股市形成明显对比,在资金的推动下债市重心不断小幅上移,近期市场的稳定主要受几点因素影响。一是,央票利率持续企稳,尽管央行加大央票的发行力度,特别是三年期央票的发行量,以锁定长期资金,但市场资金面近期相对宽松,作为债市风向标的央票利率连续11周企稳,很大程度上稳定了收益率曲线;二是,美联储的降息为国内加息带来较大的压力。受美国经济疲软,美元持续走低影响,上周美国紧急降低贴现率救市,而且近期美联储在会议上很可能继续大幅降息,最高降息幅度可能达到100基点,自去年9月以来,美联储已累计降息多达225基点,将基准利率降至3%,与央票利率形成100基点的倒挂,若美联储再度降息,倒挂力度扩大,引发热钱持续流入,对国内货币对冲造成较大压力;三是,债市受到机构资金的推动。无论是一级市场或二级市场,资金呈现净流入态势,银行、保险等机构在1、2月份加大对债券的购买力度,成为增持的主要对象。

  消息面上,周小川近日表示,美联储降息主要是依据美国国内的形势,尽管世界经济相互之间存在影响,但中美经济形势毕竟不太一样,短期内不会有加息措施出台,但我们认为这并未化解市场风险。首先,通胀压力挥之不去,货币政策的关键在于稳定通胀的预期,缓解通胀对经济造成的压力。发改委已将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工作的重点,但实施效力如何还有待观察。

  其次,三、四月份还将出现本轮通胀的高峰,1、2月份数据显示通胀自我强化的能力已经大幅提升,3、4月有可能迎来通胀“洪峰”。春节和雪灾的因素在1、2月份的CPI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但即使扣除这两大因素,2月份的CPI环比仍高达1.04%。也就是说,春节和雪灾的因素并不能改变我们对通胀趋势的看法。我们不排除央行把加息手段留在4月份使用,目前股市连续暴跌,加息会加重市场恐惧感。

  从以上来看,数据出台后并未引发市场的激烈反应,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央行仅是把加息的忧虑后延了,债市中期内仍有风险。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