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聚焦股市下跌深层次原因 不要跟着指数炒股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7日 15:01 东方网

  来源:东方网 作者:方翔 选稿:包晶晶

  上周(3月10日至14日),沪深股市在经历了近两周的横盘整理之后,出现了更为凶猛的下跌,上证综指一周内连破四道整数关口。更为重要的是,对于投资者来说,各个板块几乎无一例外经历大幅调整,使得股市成为了“伤心地”。对于投资者来说,除了关注技术面的因素之外,更应该关注下跌的深层次原因。

  蓝筹再度沦为重灾区

  大盘接近两周的横盘整理带来了本周更为凶猛的下跌,上证综指一周内连破四道整数关口。连续大跌的势头虽然在周五有所遏制,但是顽强收复3900点的局面,还是让许多投资者回想起来还是不可思议。截至14日收盘,上证综指报3962.67点,周跌幅7.86%;深证成指报13817.65点,周跌幅11.20%。

  虽然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看上去“触目惊心”,但要找出下跌的真正“罪魁祸首”,投资者还是应该关注沪深300指数。沪深300指数报4157.87点,周跌幅10.04%,创下去年调整以来的最大周跌幅。数十只股票惨遭“腰斩”,原本抱有一线希望的投资者如坠冰窖。据Wind数据统计,自去年10月16日至今,已有67只股票的跌幅超过40%,其中包括中国平安中信证券中国石化上海汽车等大量优质蓝筹。特别是本周上海机场不仅出现了上市十年以来的第一次跌停,三天下跌了23.8%,三天换手率达10.18%,市值蒸发133亿左右。

  关注下跌的深层次原因

  对于此次下跌,一些市场人士认为“罪魁祸首”是基金的抛售。来自坊间的消息,一些股票型基金在近阶段的下跌行情中,已将仓位降到了60%以下。虽然这个消息没有经过证实,但是从下跌的幅度,以及抛售的风格来说,非机构投资者不能为之。基金重仓股的全线下跌,也极大影响到投资者对封闭式基金业绩的预期,从而引发本周封闭式基金市场出现近年来的最大幅度回调。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除了要看到下跌本身的因素之外,更要关注下跌的深层次原因。

  本周的下跌,伴随着的是国家统计局公布一系列的经济数据。随着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前两月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今年1-2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全部出炉:我国外贸出口增速从去年的20%左右跌至6.5%,工业企业增加值涨幅创下2006年12月来的新低,此外2月份CPI创下12年来新高,应对通胀压力,合理牺牲部分经济增长速度成为今年宏观调控政策需要平衡的问题。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3%,低于去年大多数月份的水平,去年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5.8%,但与2007年同期相比加快了0.9个百分点,比去年12月份反弹了4.7%,业内认为,我国目前投资的增长还是非常强劲,这也无疑让市场感觉后续的紧缩的政策可能会继续。

  由于在前两月中,我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雪灾,同时还有春节因素,因此要真正判断2008年中国经济的走势还为时过早,但是作为经济的“晴雨表”,股市对此做出一定的反应,是在情理之中,对于投资者来说,要想判断股市走势,最为重要的还是要关注中国经济的走势。

  不要再跟着指数炒股

  现在市场上大多数投资者,尤其是很多普通散户仍然习惯根据上证指数的表现来判断市场的走势,并做出投资判断。但由于上证指数编制规则的限制,一些大盘股如中国石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对指数的影响较大,这些权重股的走向基本就决定了指数的走向,而这些大盘股其流通股本占总股本的比例相对较低,这就可能使得指数出现虚涨或虚跌,对市场变化有放大影响。从近期股市的下跌中,我们可以看到医药、轮胎、化肥、创投等行业和投资主题还是露出一抹亮色,相关个股表现活跃,屡创新高。

  从历史上的反弹行情来看,容易受到市场挖掘的往往是那些严重超跌的个股。在目前大盘走势尚存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选择超跌类股票进可攻退可守,有不少大跌的个股前期走势一直强势,在大跌之前没有出现过明显的放货情况,其中主力介入的相当深,遭遇股指连续杀跌后根本来不及出货,因此只能选择顺势回调。随着大幅的回调整理,这些个股技术指标高位运行的风险已经释放,反弹的要求自然相当强烈。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