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重汽 给予“买入”评级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7日 05:39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我们近期对中国重汽(3808.HK)进行了实地调研,针对目前市场比较关心的钢价上涨、欧3切换、出口等问题与公司管理层进行了交流。维持公司08、09年EPS 0.759、0.983元业绩预测,维持公司“买入”评级建议。 公司目前经营状况一切正常,我们预计首季度销量同比增长40%。我们近期对公司进行了实地调研,针对目前市场比较关心的钢价上涨、欧3切换、出口等问题与公司管理层进行了交流。目前公司经营状况一切正常,根据重汽集团网站的快讯披露,公司2月20日当天新接订单超过800台,创下单日订单最高记录。根据中汽协的统计数据,重汽集团08年前两月销量超过1.7万辆,同比增长超过40%,根据目前的订单情况,我们预计重汽集团1季度销量同比增长将超过40%,而A股上市卡车公司销量增长则有望超过60%。 钢价上涨对成本的影响在2季度末才能完全体现。通过此次调研,我们预计中国重汽因钢价上涨带来的成本上升幅度约为1%,但如果综合考虑到2008年公司所得税率下降、IPO融资带来财务费用降低、出口占比上升和欧3车型涨价等因素,我们认为公司单车净利润水平仍将有所提高,钢价上涨的具体影响在2季度末才能完全体现出来。 整车直接用钢量小于我们的预测值。公司目前重卡整车自重平均为8-10吨左右,直接用钢量仅为2吨,远远小于此前我们预测的9吨(数据来自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根据07年前3季度的财务数据,公司平均单车成本为20.4万元/辆,假设单车直接钢材成本上升1,600元,则公司单车成本上升幅度为0.78%,其销售价格上升0.7%即可解决成本上升的压力。 更多成本压力来自于上游零部件供应商。目前公司整车成本中,约50%来自于外协零部件的采购,而重汽集团与零部件企业的采购协议价格在07年年末至08年年初之间就已确定,所以零部件环节的成本上涨压力将延迟至2季度末体现(即重新修订采购价格)。但整车厂通常对零部件供应商拥有较强的议价能力,零部件企业不可能将钢价上涨的成本全部转移至下游整车厂。 出口占比上升和欧3车型涨价将消化一部分成本因素。我们了解到目前公司重卡在俄罗斯的终端销售价格约为8-10万美元/辆,即使考虑到经销商零售环节的利润较高,公司出口重卡的盈利能力也远高于国内市场,因此2008年重汽集团重卡出口占比的上升将明显提高单车的净利润水平。2008年7月1日我国重型商用车将实施欧3标准,目前业内普遍认为欧3切换是重卡涨价、消化钢材成本上升压力的一次良机。 公司产能瓶颈已得到极大改善。2007年中国重汽集团面临极为严峻的产能压力,整车、发动机、车桥和燃油喷射系统等环节的产能利用全部超过100%,因产能瓶颈问题,公司07年流失了不少订单,目前这一问题已得到解决。2007年1-4月重卡行业需求爆发性增长之际,重汽集团整车和发动机月均产量仅为8000余辆,发动机平均月产量低于整车。目前公司已形成18万台发动机和14万辆整车的产能,08年1月份其整车和发动机产量分别为9,357辆和10,471台,预计3月份产量将达到15,000辆。 不必过分担心欧3切换问题。目前市场仍然担心欧3实施以后会导致重卡销量大幅度下滑、出现04、05年的走势,但我们并未如此悲观。07年的高增长与04年有着本质区别,前者由宏观经济和下游真实需求导致,后者由行业政策法规引起的透支性需求所导致,这些我们在此前的报告中已有详细分析,这里不再赘述。 欧3的影响仅仅是成本上升。04年为治理超载,国家出台轴荷限制政策,用户赶在政策实施前集中买车,05年政策实施初期用户对于什么样的重卡适合运输较为困惑,市场观望氛围浓厚,这些是04、05年行业出现大幅波动的主要原因。2008年7月1日我国重型商用车即将实施欧3,但终端用户的购车目标没有受到影响,载重吨位10吨以上的重型卡车仍然是主流产品,货运行业车辆重型化的趋势不会改变。我们更为关注公路运费和货运量、货运周转量的变化,如果这些指标没有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实地调研经销商的反馈证明08年年初用户购车与欧3无关。此次调研中我们同时与济南当地的中国重汽经销商进行了沟通,销售人员表示目前用户购车行为与欧3切换无关,仍然按照其既定的采购目标进行,经销商也没有将欧3车型涨价作为欧2车型的促销手段。 公司股价明显低估,维持“买入”评级。公司目前香港市场总市值约为196亿港元,但目前资产负债表中现金资产就超过90亿港元,实际总市值为106亿港元,相对于08年18.6亿港元的净利润预测值而言,其动态市盈率仅为5.7倍,公司股价被明显低估。 我们认为公司2008年有望实现整车出口2.5万辆以上,较我们此前2万辆预测值上升25%,我们相信公司08年能够顺利完成12.5万辆重卡的产销计划。我们维持公司08、09年EPS 0.759、0.983元业绩预测,维持公司“买入”评级建议。
【 新浪财经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