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通胀忧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5日 03:01 金融投资报

  ◆财务分析专家贺宛男

  2月份CPI高达8.7%,不仅创出了近12年来的新高,而且超出市场预期,这一猛棍使本来疲弱不堪的股市又被打得东倒西歪,而且不仅是A股,港股也不顾外围市场回暖大幅跳水。

  8.7%的CPI新高,告诉我们一个难以回避的事实,通胀不是暂时的、局部的,中国已经进入了持续通胀时代,因为从去年2月起,CPI已连续14个月不断攀升,其背后既有需求拉动,也有成本推动,而且二者都是刚性的。

  从需求看,食品价格上涨是CPI大幅走高的主因,拿2月份来说,在8.7个百分点的CPI升幅中,食品就占了7.6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为什么大涨特涨、涨个不停?根本原因是城市化使然,据统计,近几年我国减少农村劳动力至少达2亿人(1.2亿农民工,8000万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他们从农产品的生产者,变成了农产品的消费者,大面积的农田因无人耕种而荒芜。一面是生产的人越来越少,一面是消费的人越来越多,且消费水平日渐提高,再加上全球粮食涨价以及南方大部分地区雨雪冰冻引发减产,这食品价格又焉得不涨?

  从成本看,CPI上涨8.7%,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6.6%,即一大半的涨价是由成本推动的。而成本的推升来自原油的涨价、原材料的涨价、工资的上涨,等等,这些又都是刚性的。说到底还是中国城市化使然,每年2000万农民进城,13亿人口的大国由小康向中等发达迈进,需要消耗多少物资?别的不说,就两三年时间,中国居然成了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汽油需求又焉得不大幅提升?(下转2版)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