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广州万隆:杀跌力量主要来自何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3日 17:34 财华社

一、严重超跌,杀跌力量主要来自何方
行情发展到今天,也许投资者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已经调整了30%,为何还是跌势不止?从某个角度来看,这样大级别的调整行情的确是不多见。值得一提的是,有数据表示基金等机构的仓位已经降至六成左右,而相当部分投资者的超跌反弹预期也是强烈的。按理说,做空的动力应该释放得比较充分。但事实上是,市场的杀跌力量仍然不小,放量杀跌的现象一直存在。
那么,谁具备这样的杀跌力量呢?本栏认为,解禁的限售股可能是重要的一员。从股本结构来看,限售股的规模远高于基金,解禁后它们的行为与决策直接影响著市场的走势。从理论上说,限售股的股东不仅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同时还具备著明显的信息优势。相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他们更加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更加清楚公司的发展前景。假如他们认为,07年将是增长的高点,并且对未来的经营情况信心不足,他们将极可能在不影响控制权的情况,选择减持手中的股份。
二、宏观调控背景下的市场隐忧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速略有放缓,而信贷投放环比骤减。2月份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新增2434亿元,较1月份减少近6000亿。急剧下降的信贷说明,持续的加息、上调准备金等调控的累积效应,已经陆续体现出来。
本栏认为,宏观调控的初见成效,加大了市场的调控压力。第一方面,信贷发放规模的下降,不仅意味著短期内从银行系统流向楼市、股市的资金量减少,同时也意味著流向企业资金量的减少,这对于资金链相对紧张的企业而言(例如部分中小房企),将是不小的打击。从某种意义上说,为了缓解企业的现金流压力,抛售部分已经取得流通权的限售股,就成为了自然而然的选择。
另一方面,宏观调控下的经济增长减速,更加突现了企业的经营压力,尤其是成本压力。例如中石化,中国石化投资计划部有关人士近日表示,中国石化1月份的利润只有10亿元,相当于2006年、2007年同期的1/6到1/7。也就是说,如果油价仍然处于高位,中国石化08年的业绩将大幅回落。我们知道,目前很多个股的估值水平不高,是居于盈利增长不会明显回落的假设。但是,如果盈利增长回落明显超过预期,那么估值仍然存在偏高的嫌疑,而后市也将不容乐观。
事实上,中石化现象并不是个案,在通胀压力较大的背景下,高企成本因素正不断地蚕食著部分公司的利润。打个比方,在传统的几大行业中,电力难以转移煤价的上涨压力,房地产拿地成本大幅上升,并且销量明显回落;汽车在价格战环境中,仍需承受著材料上升的压力;保险业虽然发展前景光明,但是07年巨额的投资收益,不容易在08年中实现。
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最近曾表示,我们担心的不应是有无企业破产,而是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劳动力流转,让破产企业职工能够妥善安置。换言之,在本轮宏观调控、成本上升的背景下,不少企业将可能付出不轻的代价。
操作策略方面,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限售股解禁问题,以及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尤其是传统的几大蓝筹板块,它们的盈利情况将决定著市场的重心。具体操作方面,等待反弹可能是较为理性的选择。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