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广州万隆:关注信贷收缩对市场资金面的冲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3日 16:36 财华社

提要:2月份数据显示宏观经济大环境令人担忧,而这必将影响基金等主流机构的预期和行为。同时信贷紧缩对08年市场影响将较往年更为明显和直接,这一点也非常值得关注。
一,2月份数据显示宏观经济大环境令人担忧
应该说,2月份的经济数据整体上是令人感到担忧的。这实际上是经济增长放缓和结构转型不力的负面影响,在今年开春以后开始集中显现的结果。
最主要的是CPI达到令人惊讶的8.7%,意味这宏观调控不能如预期般的放松,反而可能一定程度加大力度。实际上,CPI指数引发了投资者更为明确的加息预期,诸如交行研究所等就提出央行存在近期加息和提高保证金率可能性。
而信贷数据也为宏观紧缩提供最好的注脚,央行12日公布金融运行数据显示,2月货币供应量增长17.48%,其中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15.73%,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434亿元,仅为一月增量的30.28%。
最后,2月贸易顺差骤降一半也说明在内部紧缩的背景下,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衰退也不可避免的一定程度上波及国内企业,从另外一个角度加重了国内经济紧缩的压力。
以上系列经济数据的出台,无疑会影响到市场的整体预期。
二,悲观预期将明显影响主流机构行为
经济出现紧缩的预期,无疑将导致市场上大部分机构对估值中枢的重新审视,从而让投资者行为更加倾向于谨慎。
1,紧缩预期让机构重新审视估值中枢
在经济增长较好,上市公司业绩增长较快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预期必然倾向于乐观,从而给于市场较高的估值中枢。与此相反的是,在经济增长放缓,上市公司业绩缩水的背景下,机构投资者预期必然倾向于悲观,给予市场的估值水平也必然随之调低。
实际上,目前已经有部分研究机构开始调整去年对金融、地产等行业过度乐观的预期,这代表主流机构已经出现重新审视市场估值水平的迹象。加上08年还面临著大小非等严峻的资金面压力,我们可以设想,市场的估值中枢很可能面临一次向下的重新行为。
这决定主流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将倾向于谨慎。
2,资金供求是决定主力行为的关键
应该说,资金供求紧张将是目前决定主力行为的关键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这里指出的资金供求紧张已经不仅仅限于股票市场,而是在银根紧缩的大环境下,由实业领域到资本市场领域整体资金链的紧缩。
正如本栏目昨日文章所提到的,大小非的流通给上市公司大股东提供了大量可以在股市变现的金融资产,这必然导致其在资金紧张的背景下抛售解禁股以获取资金。这意味著在股市本身资金面不乐观的背景下,由于全流通打通了实体和虚拟经济之间的通道,流动性紧缩将更加直接的反馈到股票市场上来。
三,应重视信贷收紧对资金链的影响
正是由于大非流通的因素,信贷收紧对股市资金面的冲击较往年更为直接。
应该说,这一影响主要将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目前管理层预算的08年全年信贷规模可能要控制在35000亿元人民币,折合信贷增长率大约是13.5%水平,这可能很难满足实体经济对信贷增长的需求。一方面将导致企业资金不足造成业绩增长缩水,而另外一方面无疑会引起市场利率水平的提高,从而增加持股的边际成本,尤其在弱市中对投资者信心打击更大。
其次,更为重要的是信贷是整体资金链条上最重要的一环。银行收紧放贷,必然会给目前本来已不乐观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增加更多的财务负担,从而导致其抛售意愿加强。也就是说,信贷收紧将直接反馈到股市的资金面上来,这是以前没有遇到过的情况。
可以肯定是,由于面临物价上涨等更严峻的经济问题,管理层收紧信贷的大方向短期内是不太可能改变的。这也就决定,目前阶段我们不能对市场资金面寄予过高希望。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