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3·15,谁的权益更该被保护?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2日 07:15 金融投资报

  刘伯伯是个精明了一辈子的药剂师,常年的职业生涯养成了他在药品分量上的锱铢必较,他的理财规划,要算到分分厘厘,就一点也不奇怪了。但他最近的烦恼,是买了一款银行理财产品后才有的。去年6月,已经有了基金、保险产品的刘伯伯,对银行开始发售的一款QDII产品有了兴趣:既投资海外市场,分享成熟市场的发展成果;还可以增加新的理财品种,对自己的资产作个组合;还能让一部分银行存款提高收益。

  精明的刘伯伯没有想到,买了这5万元的银行理财产品,从此就没有安稳觉可以睡了:9个月过去了,他账户中的资产,不仅没有分红的收益,没有保本的安心,甚至已经出现了负收益。在参加老年协会的骑游时,刘伯伯才从大家的交谈中发现,他的经历不是个案。在大家报出的名单上,有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东亚银行、中信银行等的理财产品。

  人们已经对理财产品设计的缺陷有了种种质疑,给投资者的信心带来的伤害也是实实在在的。“我就弄不明白,今年海外股市跌,收益低是正常的;去年海外股市涨,咋我的收益还是零呢?”刘伯伯百思不得其解。

  这几天,“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负收益”的“口水官司”,正在媒体上各执一词打得不可开交,我们可以发现,主要掌握话语权的,看来看去都是发售产品的银行、市场研究的团体、还有就是银行的管理部门。购买产品的投资者们,或许是声音太小,被财大气粗的银行的宣传“湮没”,或许是根本就没有从莫名的投资风险中回过神来,投资时就不太懂的“投资提示”和复杂的计算公式,更多了一层神秘感。

  我国理财产品发展迅速。根据不完全的粗略统计,国内包括银行、基金、保险、私募基金、信托、社保管理的资产规模总量在10万亿元左右。这一规模约占2007年GDP的42%,占国内居民存款的25%左右,是沪深两市流通市值的30%。

  而在银行这一块,2005年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2006年则达到4000亿元,而2007年上半年,24家主要中外资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发行规模更达到3886亿元,全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将接近1万亿,截至2007年11月底,36家中外资银行共发行2120种银行理财产品。

  投资于银行理财产品的人数越来越多,代表了中国的银行业与中产家庭关系的深刻变化,也代表了中国中产家庭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战场”的转移。但“萝卜快了不洗泥”,理财产品的监管还比较薄弱,市场上还缺少另一种声音:对银行理财产品有关监管部门的态度。

  而在大量的银行理财产品中,生而带来的“残疾”也是银行理财产品一直被诟病的原因———理财产品的设计缺陷,专业的银行对非专业的投资者,抽象的条款实际上是“能蒙一个算一个”;信息披露的不透明和不及时,没有建立如同上市公司和基金一样的信息披露制度;风险担责的不平等,过分将收益向己方倾斜而将风险向投资者推卸等。前几天曾听到有银行人士说“银行是弱者”,但实际的情况是,真正的“弱者”,一定不是银行,而是大量一直有着“信任把钱放在银行保险”信念的投资者。

  年年的中国,到了“3·15”这个特殊的日子,总是会听到很多强烈的呼吁:要保护公众的权益。社会在进步,往年被视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造假行为和假货,已经成为“过去时”。现在人们更关心的是投资环境是否公平对等,自己的基本权益能否得到制度的保障。银行理财产品卖得火的时候,“一白遮百丑”,理财产品内藏的种种不平等、矛盾都被遮盖了。而一旦外部环境转恶,先天缺陷及后天不足的毛病就都暴露无遗。收益与风险是正相关的,不论对银行和投资者都应如此,“有钱大家赚”,只有当银行与投资者各自的风险和收益达到均衡状态时,银行与投资者都有投资收益,这场资本的“游戏”才玩得下去,也许说“投资价值”本来很简单。

  华桦/文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