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理财产品不“理财” 谁之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2日 07:15 金融投资报

  “老百姓理财的真实想法是,理财产品没有50%以上的收益就算赔了。”某银行负责人在被记者问及“收益门”事件时,略微无奈地表示。而在记者随后的采访调查过程中发现,上述盈利比例的确已在选择银行产品的投资者心中根深蒂固。

  “银行是国家的,我把钱借给国家用,到最后怎么会赔本呢?”投资者杨女士书读得不是很多,但很认“银行国有”这个死理。在她看来,买理财产品和买国库券没什么两样,都是把钱“借”给国家。而对于年轻的银行理财业来说,这是短时间内不可能改变的百姓认知误区。

  “其实早在卖这款产品时,我们就很主动地给投资者介绍过结构型产品的潜在风险。但是没想到,还是出现这么大的争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位银行人士这样表示。的确,事情一出,很多银行都变得措手不及,除了他们在销售上存在的瑕疵被投资者揪到了小辫子外,投资者“倒戈”现象也使他们感到郁闷。

  记者发现,在中资行的零收益事件中,争议最大的是理财产品本身的设计。银行理财产品发生零收益,是银行能力不足还是刻意欺骗,成为市场争论的焦点。零收益、负收益、信息不透明、误导投资者……一系列银行理财产品丑闻正在舆论的推动下演化成一场公共事件:从网上到网下、从虚拟到现实。

  律师支招帮你维权:

  律师指出,大潮褪去才知道谁在裸泳。“零收益”事件除了警示投资者匮乏投资风险意识之外,更暴露出部分理财产品在销售上存在的重大信息不对称。

  从市场投资的权利义务关系来讲,投资人对自己所投资的理财产品应当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其中包括可能收益及与之对应的风险;而理财机构,则有义务将相关产品的风险向投资者予以充分提示。在此过程中,如果理财机构出于自身私利目的,有任何扩大收益与隐瞒风险的行为存在,可以说在性质上应该属于一种侵犯投资者权利的行为。投资者有权依照有关民事法律法规,向有关监管机关与司法机关提出投诉与控告。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