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两会”追“星”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2日 05:38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周婷

  从相沿成习的人民大会堂前的“新闻发布会”,到分组讨论会场门口的“短兵相接”,“两会”期间,“明星”与“追星族”相映成趣。

  记者是当然的“追星族”。对“明星”的定义,因记者所服务媒体的报道定位而异。对于财经记者来说,来自财经界的代表委员和财经高官是当然的“明星”。每当财经口的部长、行长、主席出现时,财经记者们都会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上去,“长枪”、“短炮”齐用,录音笔几乎要杵到采访对象的嘴上。有的被采访对象会想着法子躲记者,于是在“明星”与“追星族”便展开了各种各样的“斗智斗勇”,甚至演变为冲刺赛跑。

  对于文化记者来说,演艺明星绝对是他们的焦点。不论是张艺谋还是冯小刚,不论是韩红还是彭丽媛,一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必然引起轰动。

  对于都市报记者来说,那些身份特殊的人物往往成为他们追逐的“明星”。比如名人之后,毛新宇、周秉建、邓楠等。

  有趣的是,“明星”和“追星族”的身份并不是固定的,他们常常相互转换。比如上述后两类“明星”出现时,追“星”的不仅是记者,也有代表委员和大会工作人员。看到自己所喜欢的“明星”,他们会冲上去要求签字、合影。

  以追星为职业的记者有时也会客串“明星”。如凤凰卫视的吴小莉、中央电视台的张泉灵等名记们一露脸,往往会引起代表委员们众星捧月般的包围。有时候,这边厢记者们在围着采访对象淘新闻,那边厢竟有代表委员端起相机抓拍,客串起了记者。

  怎样看待记者“追星”?

  前几年,有舆论对媒体记者在两会上“追星”颇有微词。特别是有的“娱记”往往盯着文艺界代表委员的私人生活,这自然引起人们的反感。

  除了这极个别的情况,笔者感到,记者们的“追星”,更多地体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敬业精神。传媒行业大分工、大发展,进入了“窄众传播时代”,有关注演艺明星的观众,也有喜欢看严肃报道的读者,记者们“追星”,就是借助“两会”的开放与透明,努力发掘受众关心的新闻。

  “两会”上“追星”现象,倒是引发了笔者的一点思考。或许是记者平时难得有“追星”的渠道,所以一旦遇到这种各路才俊齐聚的盛会,便拼尽全力去追去访。

  以“财经明星”们为例。尽管中央和地方各政府部门都设立了新闻发言人,并公布了他们的办公电话。但稍有经验的记者都知道,根本不能指望这些电话作为采访渠道。有些电话要么打不通,即使通了也没人接,就算有人接了(极个别情况)也要让记者先交介绍信、再填采访申请,一来二去,黄花菜都凉了,新闻也成了旧闻。

  试想一下,如果人民大会堂东门外的台阶上不再有“追星”的记者们,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政府更加透明开放了呢?笔者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