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努力发挥先进作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0日 05:38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冲锋号与警钟

  在十年的长跑中,南方基金的行业领袖气质渐渐显现。在这个过程中,南方注意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多次不吝提出自己对于基金行业发展的观点供同业参考。其中以在2006年与2007年初提出的预测尤为影响深远,其中第一则相当于冲锋号,第二则近乎于警钟。

  2006年初,当市场整体还在迷茫1300点究竟是否冲得过去的时候,高良玉总经理鲜明地指出,“2006年是中国基金业的发展元年。”一语出口,震惊四座。但一年过去,回头来看,让人不得不信服这位基金业元老的预见。2006年,基金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扩张规模几乎是过去8年的总和,管理资产达到7500亿元,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达102.68%,全年有125只基金实现净值翻倍,形成了真正的“基金神话”。随后的2007年,基金行业再度迎来了爆发式发展,整体资产管理规模扩张3倍,南方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则超过2000亿元。

  2007年初,南方基金针对基金行业整体规模迅速扩张的局面,最早提出流动性风险控制已远远超出了基金净值稳定增长的重要性。高良玉当时分析,“以前一只股票基金平均规模15亿,赎回10%就是1.5亿,流动性没有大的问题,现在平均规模急剧膨胀,有的基金到了一、二百亿,赎回10%就是10亿到20亿,如果出现了相对集中的赎回,再加上连续赎回的骨牌效应,基金变现是很困难的。”他自己表态,南方基金将对流动性风险保持足够的警觉,没有良好的流动性作保证,业绩就是虚的。这就是要求基金投资不能太激进,行业配置尽可能均衡,持仓结构尽可能合理一些。

  实际上,在随后的时间里,流动性管理成为基金行业最关注、讨论最热烈的话题。南方基金以其前行者的警觉为行业发展敲的一记警钟,获得了业内人士的尊重。

  引领本土市场发展

  作为市场上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南方基金一直在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他们希望成为既懂国情、又善用国际化眼光非常识货的本土投资者,引导国内投资者发现真正值得长期投资的好标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并不是仅想当一个被动投资者,而是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公司运作,积极提出自己的专业化建设,发现并且创造和提升上市公司的价值,从而显现专业机构的专业化能力。

  作为深交所第一家含B股进入股改程序的公司,万科A推出单纯认沽权证方案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南方基金。他们回忆,当时(2005年12月)万科做股改,公司支付对价有很多条件制约,南方基金对于股权分置支付对价的看法,不仅局限于对过去的关注,更侧重于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于是就鼓励他们发认沽权证。另外,南方基金还向华菱管线提出建议:即华菱管线二股东米塔尔以华菱管线为平台,收购国内其他钢铁企业,通过收购做大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当时南方建议的并购对象就包括包钢股份莱钢股份,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现,现在是阿赛洛参股莱钢。

  在这种引领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南方基金有着很强的自信,显示出民族资产管理行业的朝气与豪气。在南方基金推出QDII业务以后,很多人建议将这个业务外包出去,即全部委托外方机构管理,理由是国内基金行业对海外资产管理并不熟悉,但南方基金并不愿意走这条路,高良玉在一次论坛上表示这是“投降策略”。他认为,这样并不能使机构实现真正的国际化。资产管理国际化是趋势,观念上的准备比较重要。除了抱着学习国外的理念外,还要实现一个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策略。南方基金采取的是与“投降”相反的自主策略,即首先寻找能掌握、了解、理会的投资对象作为投资标的。具体来说,南方基金QDII产品分为港股和海外基金两个部分。港股是较熟悉的部分,海外基金的投资则是将每个国家的基金产品作为一类股票组合进行选择,选择一个国家比选择不同的公司相对来说要容易一些。

  高良玉后来欣慰地回忆,当下第一笔单给海外券商时,对方交易大厅顿时沸腾,所有交易员都兴奋地大吼,南方基金下单了!南方基金下单了!“那一刻,真有创造历史的自豪感。”

  试想一下,如果全部外包了,作为一个看客,中国的资产管理业会有这种自豪感吗?

  默默的铺路人

  这十年,中国基金行业处于初期发育阶段,作为基金行业的先行者,南方基金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拓路人、铺路人的责任。如推出国内第一批开放式基金——南方稳健成长,引领了基金行业以开放式基金为主体的方向。在2002年以来长达四年的熊市中,投资人对契约型基金持有人缺位的问题一直持批评态度,在这种形势下,南方高增长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率先推出由前十大持有人组成的投资理事会,对基金重大事宜进行讨论,强化对基金管理人的约束。

  在企业年金业务上,南方基金的铺路者姿态更为鲜明。相对于成熟的公募基金业务,细水长流的企业年金业务为基金公司创造的短期收益并不高,但从长期来看,其对于中国资本市场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南方基金在企业年金方面做了大量的推动工作,多次与有关方面沟通,建议在中国证券市场长期牛市的背景下,适度提高企业年金投票投资比例。他们借鉴海外的经验,认为养老金应该追求安全,但如果风险太低也不符合适度收益的投资理念,如果资产增值速度低于通货膨胀率,难以保证员工退休后继续维持较好生活质量水平的愿望。有一些风险小、但分红高,收益非常稳定的股票,比如宝钢、长江电力等,具有类债券的性质,却比债券的收益高。此外,通过制度性安排,如引入金融衍生工具可以构造出锁定风险的股票资产组合。南方呼吁引进专业机构来帮助开展企业年金业务的企业公司来进行选拔,使最后结果更加体现专业化,尽可能地贴近行业竞争现状。南方还呼吁进一步完善企业年金的税收问题,国外发达国家的企业年金有一套完善的税收优惠体系,但中国目前仅在缴费环节中的企业缴费部分给予了一定比例的免税待遇,其他的税收安排都还是空白。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