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写自己的历史,过自己的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8日 05:16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小C的故事,带有明显的年轻一代股民的痕迹:就是善于调侃,心态还算乐观,没有包袱。其实从2006年以来的大牛市,如果说行情和前几轮有什么不同的是,除了这次行情特别大之外,还有就是由于大量80年代新股民的参与以及网络的普及,在网络上围绕股票的民间笑话和段子特别多。特别突出的是改编歌曲:死了都不卖等等。而且在行情大跌的时候,民间的黑色幽默也比较流行。从小C的2007年投资笔记反映的投资行为看,他的投资业绩确实不怎么样,但一点妨碍他苦中做乐的接受结果,同时畅想着2008年会发生点什么不同。

  其实小C的投资笔记还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很羡慕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比如“上半年那个郁闷啊,看着杭萧钢构的疯涨,那个眼红啊”。还有“在这段看着钱日渐见少的时间里,又一个让我眼红的人出现,那就是刘芳,那是很有才的一个人,买啥啥就涨;还听说一河南开出租车的,特牛”。股票投资中也有亮点,比如“5.30”那夜,我睡得特踏实,半夜鸡叫都没吵醒我。还好是我拿着大蓝筹,躲过了一灾;还有成功的将认购的中石油及时走掉。但总的看来,投资业绩很平淡。而且最重要的是,小C始终没有确定在股票投资能做些什么,怎么做。

  很多新股民朋友进入股票市场,确实不清楚自己的能力,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得到什么。当然所有的股民做股票都是为了赚钱,这没有疑义。但问题是很少有股民能结合自己的情况,确定自己是想借助市场的热乎劲赚个三瓜两枣的,还是怕通货膨胀买点股票保值增值,还是认定自己有能力做股票完成财富积累,还是觉得做股票能成为自己的事业。大多数的人对股票的理解就是一堆数字,8元买进,只要涨到9元、10元,自己投的几万,十几万就能变成多少多少了,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还要上班,还要生活,还要过日子。如果没有涨到9元、10元,跌到7元、6元怎么办呢?

  从小C的经历看,他也曾经想追随“大师”或者交给基金专家理财,但由于各种原因失之交臂。也许小C内心里也看不上所谓的专家和大师。但对股民来说,如果想真正稳定的在股票市场上赚点钱,而且超过通货膨胀和其他投资方式(比如买房、收藏)的利润率,那么还是要专业。

  专业的真正含义是专一、敬业。人在做,天在看。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不必须特别在意私营老板和一些报纸登载的不认识字大妈成功的故事。他们看似不专业、不研究,完全不费事获得成功,但你无法确定是否他们在另外行业的智慧或运气在发挥作用。在投资这个行业,如果有一群人老老实实下工夫去研究,尊敬和热爱投资。就像剑客对待自己手中的剑一样。那么,在这群人里,相对获得投资绩效的概率要高于全体人群,更会高于不投入、不专业的人群。

  如果因为工作、精力、能力和心态等各种原因,做不到自己认真研究并不断总结投资技巧,那就干脆把基金当作股票,低位时选好一直口碑和基金经理不错的基金买入。又或者干脆买上自己看好的股票,套住就套住,一直等待它解套并且赚点小钱。就当自己书写自己的投资历史,你的生活总要自己去度过。

  (金元期货 冯伟民)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