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初现政策底寻找市场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1日 05:34 金融投资报

  编辑提示

  本周政策市的特征,有了新的表现。证监会发言人发表讲话,虽然对陷入恐慌性杀跌的市场起到了稳定作用,一些急切想再融资的公司也开始纷纷缩回了那只“手”,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救市”的力度不够,造成市场的信心却并没有就此恢复:新基金的发行依然不温不火,全然没有当初一小时销售殆尽的风光;市场的成交量始终放不出来,也在印证“什么都可以造假,惟有成交量不能造价”的定式。

  说到底,市场疑虑和恐惧的,无非是一个供求。市场盼望和等待的,无非是关于中国股市特定时期下的供求政策和调控节奏。现在市场的特定情况是,恶性“再融资”是对一种平衡的打破,大小非蜂拥而来是对一种平衡的打破,不顾市场的承受力而加大新股发行也是对一种平衡的打破。

  但,市场不可能保持永远不平衡,所有的政策和行动,是对平衡被打破以后的调整。我们的目标,是在调整中建立一种新的平衡。以股市的回报和再融资来说,这一对矛盾中蕴涵的道理很简单,如果一家上市公司每年有让投资者满意的分红回报,他的再融资一定会得到投资者的拥护:在股市里,谁也不能只索取不付出。

  政策救市需加大力度

  金融观察家顾铭德

  近期股价走势进退两难。一方面央行重申从紧货币政策基本方针不变,各中外资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继续受到严格“窗口指导”,这对股市资金面是个压力。还有证监会推出创业板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时机越来越近,上市公司年内再融资的冲动非常强劲,这些都对大盘指数产生较大的资金面压力。另一方面国务院及证监会救市稳定股价的决心非常明确,陆续推出几批新基金的发行和其它稳定股价的措施。这些措施已经发挥效应,初步止住大盘连续下跌势头。问题在于,多空双方势均力敌的状况难以持久,市场下一步能否摆脱去年10月以来的下跌调整,还需要政策调控救市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首先,证监会不仅需要否定类似于平安再融资的案例,而是要迅速推出针对上市公司恶意再融资的有关条例。大幅度提高再融资的条件及门槛,特别规定上市公司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的严格条件,要让大多数上市公司不能随意提出增发方案,并且要让上市公司自愿选择发债或贷款类再融资方式。这对稳定沪深股市是必须的。

  其次,市场广泛呼吁的降低印花税措施应当及时推出。有一种观点认为,目前股价偏高,等到股价下降到4000点以下然后推出降印花税措施。其实,这种观点缺乏对市场波动的实战经验。市场人气具有追涨杀跌的特点,当股价指数下跌幅度超过多数人承受力,市场信心会崩溃。当信心崩溃之时,政府救市的成本或筹码会更大,因为此时推出的一般措施已经不起作用。目前,上证指数从6000余点下跌幅度达30%,市场对今年沪深股市的信心已经发生动摇,但是还没有崩溃,同样的降低印花税政策,近期推出的效果会比上证跌破4000点区位更有用。对此,政府不能犹豫,决不坐失最佳时机。

  还有,证监会在推出创业板等市场创新产品时,对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也要给予充分的重视,比如三板市场和B股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也是市场制度体制完善问题。相对于创业板和股指期货,三板市场和B股问题的解决难度较小,分流资金也较少。对此,证监会应当有正确的先后轻重之分。

  再有,证监会近期研究和可能推出的措施有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融资融券的试点等等。这些措施内容一般讲对市场是利多因素。但利多程度如何还要根据实际条款和具体内容而定,而且推出的时机很重要。证监会在最终定稿定方案之时,应当把握目前股市处在敏感动摇阶段,尽可能使具体内容更有利于市场的向上和稳定发展。总之,只要政策救市力度加大,市场稳定向上的格局就有希望。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新浪财经-中证报联合多空调查

投票时间:当日下午3点至次日上午9点

下一交易日大盘走势判断

上涨           震荡           下跌          

您目前的仓位

空仓(0%)       25%左右       50%左右       75%左右       满仓(100%)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