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另眼看待高送转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8日 05:48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 财富论点

  □本报记者 李阳丹

  截至2月26日,两市已披露年报的176家公司中,共有108家提出送股、转股或现金分红的分配预案,其中23家公司送转合计达到10股,送转合计5股以上的公司有36家,占已披露年报公司总数的20%,而2006年年报送转合计在5股以上的公司仅占全部上市公司的5%。当然,由于公布年报的公司较少,更具普遍性的数据仍有待于进一步披露。

  从以上统计数据来看,今年上市公司对高送转热情高涨,不仅有着高送转传统的中小板企业延续了以往的风格,沪深两市主板上市公司也积极地加入到高送转行列。

  不过,今年披露了高送转预案的个股却并没有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此前市场一直期待的“高送转行情”始终波澜不惊,高送转概念并未如2007年中报那样,激起火爆行情,带动个股股价飙升,甚至因此创出“百元股”。

  反观目前行情,高送转预案“见光死”却成了常态。在年报披露前,有高送转预期的中泰化学(002092)、天奇股份(002009)、东百集团(600693)等的股价都曾创出新高,而高送转的分配预案一经披露,这些股票反而走出了冲高回落的走势,这与以前大比例送股作为特大的利好有了180度的转变。

  这或许是受大势拖累,也或许是投资者对上市公司高送转已经麻木,但不管怎样,在两市高送转公司层出不穷的当口,保持对高送转的清醒认知是很有必要的。

  此前深交所投资者服务中心专门撰文指出,“高送转”的实质是股东权益的内部结构调整,对净资产收益率没有影响,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并没有任何实质性影响。“高送转”后,公司股本总数虽然扩大了,但公司的股东权益并不会因此而增加。而且,在净利润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股本扩大,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与送红股将摊薄每股收益。

  事实上,中小板公司由于股本小而需要扩张股本,因此经常需要使用送转的方式来扩大股本。而细读高送转公司年报不难发现,高送转往往还伴随着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对于有再融资意愿的上市公司而言,高送转能够扩大股本,降低股价,提高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这为再融资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泛海建设(000046)向大股东泛海建设控股有限公司发行380366492股A股,以购买相关的房地产资产,而泛海建设此次提出了10送6转4派0.667元的分配预案;推出每10股转增10股并派现金0.7元的保利地产(600048)也拟公开发行不超过43亿元公司债。除此之外,安泰集团(600408)、国脉科技(002093)等高送转公司也都提出了再融资方案。

  能够实施高送转,表明公司对未来业绩的持续增长有信心。股本扩大以后,要保持较高的每股业绩,需要公司有较高的成长性,这也正是上市公司高送转和再融资、新项目投资相伴的原因之一。如果公司正处于快速成长期,高送转还将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市场形象。

  值得关注的是,国内股市存在一种“低价股溢价”效应,低价股往往容易有较大的市场涨幅。分析人士认为,这与目前A股投资者中有相当比例的中小投资者有关,尤其是个人投资者更加偏爱低价股,这促成了低价股股价的“快速成长”,也助推了上市公司高送转除权做低股价的行为。

  此外,机构往往也是促成上市公司高送转的“幕后推手”之一。一位分析师曾透露,上市公司的很多高送转方案都是在机构的要求下做出的。机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吸引散户参与,使股票有更好的市场表现。而上市公司的高送转也可能是在践行对机构投资者定向增发时的承诺,公司再融资时可能以高送转承诺来吸引机构投资者参与。

  不过,并非所有的上市公司都有动力实施高送转,部分公司甚至对高送转心存芥蒂。记者采访的一位上市公司董秘曾表示,有的公司高管乐于看到高股价,同行业的公司高管也好用股价相互比较,而一旦高送转除权后股价将会降低,有的公司高管则认为这有损公司形象。但记者发现,持这种心理的多为传统行业的企业管理层。

  从今年的行情来看,随着我国投资者教育的加强,依靠“高送转”概念爆炒股价的情形可能越来越少,高送转引发的行情将逐步归于理性。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