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再融资:压垮政策底的雪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6日 03: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姜韧

  大盘前期胶着于年线附近,证监会连批新基金发售应援,无奈遭遇蓝筹股再融资的层层阻击,本已脆弱的市场信心更是如履薄冰。连续几天盘中无抵抗下跌,一方面是大多机构投资者出现用脚投票策略,纷纷抛售大盘股,另一方面,中小投资者信心大失也跟着机构斩仓割肉。上市公司如此的再融资不得不算是很大的利空,但市场参与主体却往往采取被动的方式,这是不足取的。因为再融资方案可以是利好也可以是利空,关键是再融资方案本身以及市场参与者的策略。

  同样是再融资,海外股市近期案例就值得借鉴,遭遇次级债危机的美国金融公司现在可谓是时刻拴在资金链的弦上,此时的再融资无疑是救命的稻草,其再融资就是以“定投”为主,开出优厚的条件吸引主权基金和机构。2007年12月19日,中投50亿美元入股摩根士丹利(下称“大摩”)强制性可转债,当日尽管大摩2007年财报很不好,但依然挡不住上涨势头,甚至给美国股市打了强行针。无独有偶,2008年2月17日香港上市境内地产股碧桂园发布公告称,将发行不超过43.14亿元人民币的可转换债券。这是继2007年10月首次发债遇阻之后,碧桂园再次尝试融资。此次发行债券的同时,碧桂园与美林国际还签订了现金结算股份掉期协议,这是尚未在A股市场出现的新工具,股份的总值最高达2.5 亿美元。根据该协议,若最终股价高于初步价格,碧桂园向美林收取差额;若最终股价低于初步价格,则美林向碧桂园收取差额,这是一份提振市场信心的对赌协议。正是对赌安排,令市场对碧桂园发债计划兴趣大增——次日收市碧桂园股价大涨11.5%,报7.48港元。所以再融资方案是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博弈,机构投资者更要掌握博弈的主动权,否定不适当的再融资方案,提出更好的融资方案,而不应该简单地用脚投票。

  其次,上市公司提出再融资金额应该适度,海外亏损股大摩面临绝境况且凭借50亿美元再融资便能化险为夷,境内绩优股的再融资金额更应考虑适用的尺度。

  最后,近期蓝筹股融资恐慌症像病毒一样传染,有刻意沽空者的魅影,即利用金融股融资先例,以“轮盘赌”的模式肆意制造其它蓝筹股融资谣言,制造大盘股轮番跌停,从而起到砸低股指制造恐慌的目的,投资者不得不防。

  试想去年“5·30”前夕,市场信心膨胀漠视利空信号,结果政策调控现拐点。而现在恰恰相反,市场信心低落但政策暖风已频吹,会不会出现利好拐点呢?再融资环境能否改善,关键看上市公司是否能从善如流、制定出市场多赢的方案,情况就能逆转,碧桂园修改发债方案推动股价回升就是先例。因此目前机构用脚投票蓝筹股已不可取,市场出现类似“5·30”的V型拐点的概率已极高。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