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治理成本推动型通胀须对症下药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0日 02:2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非贸易品价格涨幅超过贸易品价格,说明要素成本推动型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开始显现,人民币实际汇率进入升值通道。因此,从宏观上看,政府需要在通货膨胀和汇率升值之间做出平衡和选择,加快升值以抑制通胀。在微观层面上,政府可以考虑用包括财政补贴在内的方式提高和稳定粮食和畜牧业生产积极性。

  ⊙哈继铭

  雪灾虽然对CPI有影响,还是在预期之内。雪灾和春节因素推高1月CPI至7.1%,符合我们的预期。1月份受雪灾(破坏物资运输和农业生产)和春节(春节移位至2月初,使得节前消费高峰在1月份出现)双重因素影响,CPI环比大幅上涨1.2%,导致同比涨幅达到7.1%(去年12月6.5%),创11年以来新高。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8.2%,仍然是CPI主要推动力量,尤其是猪肉和蔬菜价格分别同比飚升58.8%和13.7%。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5%亦有所抬头(上月1.4%),主要是居住成本和交通成本上涨: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6.0%,车用燃料价格上涨6.8%,水、电、燃料上涨5.5%,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5.7%。这部分反映了春运和雪灾造成的双重影响。鉴于雪灾发生于1月末,其对于交通物流造成的破坏在2月份持续,加上中国农历正月期间CPI环比通常较高,我们认为2月份CPI还将在7%以上甚至创新高。

  非贸易品价格通胀全面赶超贸易品价格,进一步显示“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中国显现:按照官方分类标准,1月份消费品价格涨幅8.5%,服务品只有2.6%,然而这一数字存在误导。我们CPI中各项按照贸易品与非贸易品重新分类,可以明显发现:贸易品价格上涨幅度有限或出现通缩(包括服装、家电、西药、汽车、手机等),而非贸易品价格近期上涨幅度显著(包括水电燃料、租金、装修、文娱、旅游、家庭服务、中药、车辆维修、交通费用等),且两者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充分印证了我们此前的观点,即中国非贸易品价格通胀将全面赶超贸易品价格。

  我们的实地考察和计量分析发现,中国目前的价格上涨主要是要素成本推动型的。各种生产要素价格的趋势性上升,将使得非贸易品价格涨幅将超过贸易品价格,因为前者是国内定价,直接受要素成本的影响,而后者是国际定价。这说明人民币实际汇率进入升值通道,即“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开始显现。在这一过程中,从事非贸易品行业、服务业的企业将有望从涨价中获益,而从事贸易品生产的企业利润可能受到损害。

  维持今年CPI将达5%-5.5%的判断:剔除短期内灾害和春节因素,我们近期的实地调研亦显示通货膨胀压力仍然较大:我们1月末走访了东北、四川和江浙三省,向当地政府、企业和农户实地调查粮食、生猪和劳动力供求情况及价格走势。调研结果显示,今年农产品价格可能继续上涨,猪肉价格将高位运行,且劳动力成本显著提高。因此我们维持2008年我国物价水平保持高位,CPI涨幅达到5%-5.5%的判断。

  雪灾和国际价格传导推高PPI至6.1%,高于市场预期。1月PPI同比上涨6.1%(去年12月5.4%),创三年以来新高,其中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8.9%,主要来自于能源(同比上涨15.7%)与黑色金属(同比上涨14.8%)的价格上涨,原因包括:一、雪灾造成的运输与能源供应瓶颈,譬如电煤供应不足带来煤价的上涨;二、输入型通胀的进一步蔓延:作为原材料净进口国,中国PPI易受到国际价格传导。最近4个月中国进口原材料名义值不断走强,然而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原材料的进口量并未出现显著上扬,主要是价格快速上扬。这显示输入型通胀压力增大,进一步凸显了人民币升值以抑制通胀的迫切性。我们预计以原材料类PPI为代表的上游价格膨胀还将继续,这将使得那些最终产品缺乏涨价能力的贸易品生产行业利润受到负面影响。

  货币政策前瞻:央行会加大数量工具的使用以及汇率升值以抑制通胀,但加息的空间很小:鉴于近期高通胀率以及大量资金流将在3月到期,接下来央行还会加大使用数量工具回笼资金的力度,包括央票发行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此外,鉴于输入型通胀压力愈来愈大,汇率升值依然是重要的工具,我们维持今年人民币升值10%的判断。加息的空间很小,因为:一、美联储的大幅降息(一周之内降息125个基点)进一步降低了中国升息空间;二、尽管1月份CPI创出新高,但其部分反映了雪灾所造成的供应短缺现象,而使用利率应对这种通胀并不合适。

  治理成本推动型通胀须对症下药:非贸易品价格涨幅超过贸易品价格,说明要素成本推动型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开始显现,人民币实际汇率进入升值通道。因此,从宏观上看,政府需要在通货膨胀和汇率升值之间做出平衡和选择,加快升值以抑制通胀。为缓解短期内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对低收入者的影响,政府可以对低收入消费者提供财政补贴。在微观层面上,政府可以考虑用包括财政补贴在内的方式提高和稳定粮食和畜牧业生产积极性。具体来说,可以建立生猪最低收购价格,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猪场(降低散养比例,扩大集中养殖),扩大猪肉储备以平衡价格;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建立和完善粮食流通领域的竞争机制。

  (作者系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