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闲置生产资金尚按兵未动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8日 01:34 证券日报
□ 本报记者 张歆 大小非解禁潮涌动确实直接对二级市场资金面提出考验,然而多方还有一张尚未真正抛出的资金牌——不影响主业生产经营的企业闲置资金。事实上,这一资金目前大多数沉淀在一级市场,但也可以通过战略投资者以及回购等安全系数较高的方式进入二级市场。专业人士告诉记者,这一点目前在法律上和实际操作中都有很高的可行性。从上市公司2006年、2007年年报中交叉持股带来的巨额投资收益来看,许多公司已经尝到了甜头。 众所周知,近几个月来,在相对低风险的一级市场,始终有超过三万亿元的“打新资金”在徘徊,而这一部分资金中,除了保险资金、基金、券商等机构投资者和散户等普通投资者以外,还包括了相当数量的央企(含央企下属的财务公司)和上市公司的闲置资金。 央企主要以财务公司的名义参与一级市场。以2007年最受关注的中国石油新购申购为例,在484张有效的网下申购中,有21家财务公司(主要是央企下属的财务公司):获配最多的是中海石油财务公司(2089.1万股),最少的是宝钢集团财务公司(112.7万股)。按照1.94%的中签率计算,仅中海石油财务公司一家投入的申购资金就超过了170亿元,宝钢集团财务公司投入的资金也接近10亿元。另外,企业年金也积极参与,共有25家企业年金参与了申购(通过托管机构协助完成),合计获配119.91万股。 另外,也许是全流通IPO第一股中工国际上市首日一度暴涨575.68%、摸高50元、全天涨幅332%的火暴实在太具吸引力,也许是看好全流通以后的A股市场,上市公司们从2006年中期起对股票市场燃起了兴趣:数十家上市公司先后发布公告表示要进军一、二级股票市场。据不完全统计,从2006年IPO重启算起,上市公司投入新股申购的资金达到数百亿元,其中仅海马股份一家就于2007年1月份宣布拟投入35亿元“打新”。 当然,一级市场的资金很多是“专业打新”,不会轻易进入二级市场,但是,如果上市公司价值被持续低估,那么二级市场就可能转化为比一级市场更为安全的投资场所,从而吸引资金回流。 对于这部分资金来说,战略投资以及回购等安全系数较高的方式是进入二级市场最为适合的途径。换句话说,如果解禁小非出现非理性减持,一方面会吸引拥有战略投资眼光的中线资金介入;另一方面,部分现金流充裕的上市公司以及高管很可能通过回购和增持的方式予以反击。例如,由于认为公司股价被严重低估、希望通过股份回购提升公司价值,2005年6月,邯郸钢铁宣布将实施流通股回购,将动用不超过3.5亿元自有资金,通过上证所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流通股并依法注销,这也是自2005年6月初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以来,率先实施股份回购的上市公司。就近期案例来看,国泰君安半年减持大众交通超过5000万股,与之对应的是,大众交通的多位高管选择在春节前实施增持作为“对抗”。 此外,同行业企业也很可能借机实施并购、完成行业整合,从而间接为二级市场提供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的资金必须“合规入场”。目前,监管部门对于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进入一二级股票市场的资金,首要要求就是规范资金来源。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闲置募集资金在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时,仅限于与主营业务相关的生产经营使用,不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安排用于新股配售、申购,或用于股票及其衍生品种、可转换公司债券等的交易。国资委也明令,央企不得使用银行信贷资金投资股票和房地产。另外,《中央企业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三类企业的非主业投资必须上报审核:资产负债率进入65%至70%的“黄灯区”;非主业投资超过总投资的5%;非主业资产超过总资产的5%。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