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减持的鬼故事(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5日 23:09 华夏时报

  减持,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严重牵动着投资者敏感的神经。

  2月份将上市流通的股票达到58.02亿股,市值超过1400亿元。2月13日,上海证券报与证券之星联合推出的问卷调查显示,不少散户认为股改限售股的解禁是对2月大盘影响最大的因素。在4个选项中,有47.13%的散户认为“大非减持”是本月的最大利空;其次,选择“再融资”的占27.81%。此外,选择“次级债影响”的占17.67%,而选择“其他”的仅占7.38%。

  “事实上,自上市公司股改一年后,‘大小非’解禁一直是市场的常态,只不过在大跌过后,市场信心还未恢复,恐慌情绪仍在而已。”山东神光金融研究所刘海杰说。

  可以减持并不意味着即将或者必将减持的事实。

  从2007年全年的减持情况来看,大小非解禁对市场的冲击有限,上市公司整体减持状况相对平稳,没有出现解禁高峰与减持高峰同步的情况。根据西南证券的统计,2007年总共有1000多亿股的大小非解禁,其市值相当于两万多亿,但事实上,2007年共有340家上市公司出现限售股解冻后的套现行为,减持股数合计为54亿股,只占全年解冻股改限售股总数的9.68%,套现额度为898亿元,占全年解冻额度的比例也仅为9.68%。也就是说,解冻部分的股票只有不足一成实现套现。

  就此,西南证券首席分析师张仕元表示,全流通市场博弈的大鳄,不是现在的市场主力,而是上市公司大股东之间的博弈,控股与反控股,减持与增持。所以,最容易遭到减持的是那些垃圾股和业绩一般的股票,再有就是股权结构不合理的、股价高高在上的股票,套利将是这些股票的主旋律。

  去年7月,国资委出台了《上市公司国有股转让暂行管理办法》等三个关于国有股减持的办法,国有控股股东转让股份的比例超过5%的,需报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核批准后实施;总股本在10亿股以上的大型国有企业,企业减持的自主权限为“一次减持不得超过5000万股,且三年内减持股份不超过3%”。业内人士指出,新办法其实正是为了遏制地方国资部门和公司大股东的套现冲动,基本堵截了A股国有企业大规模减持的可能路径。

  “相反,关系到国家战略资源控制,涉及到国计民生的上市公司股票,或者是公司业绩好、成长性高的股票,大股东不但不会减持,甚至于可能增持。”张仕元说。

  “世间本没有鬼,但人吓人,鬼便被想象出来了。”在财经评论家水皮看来,大小非解禁从理论上的数据确实吓人,但实际数据可能要小很多,大小非对A股投资者的心理压力,才是最大杀伤力,“大小非已经被市场讲成了鬼故事”。

  鬼故事的背后

  “鬼故事”正在考验着市场,也考验着管理层的智慧。

  大股东减持一直是二级市场的噩梦。历史回溯至2001年6月,国务院为了增补社保基金开始减持国有股,引发了长达5年之久的漫长熊市。去年,坊间曾数次传闻国有股将进行大规模减持,市场再次呈现出一片惶恐情绪。

  一位资深人士分析说,如果把非流通股股东送股获得流通权作为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半场”,那么这些非流通股能否平稳登陆市场,则是对“下半场”的严峻考验。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