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艺术品经纪人将越来越被藏家倚重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5日 01:5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钱伟鹏

成化青花碗

    清嘉庆 珊瑚红地粉彩婴戏图大碗 本版摄影 杨琳

    假货泛滥,无数的陷阱充斥着市场,每天都有人上当。舍得花钱的人很多,但是舍得花钱请艺术投资顾问的人不多。花1%-2%的成本,而得到100%的利润,为什么不做呢?

  钱伟鹏简介

  江苏扬州人,当代著名瓷器鉴定与收藏家。从事文物鉴定工作近三十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受命派驻英国,任驻外文物专家,专职从事中国文物回收工作。钱伟鹏专长于景德镇窑元、明、清时期瓷器鉴定,也涉及玉器、书画、杂项等诸多领域。现为英国国家展览中心古董展示会高级顾问;英国伦敦奥林匹克古董展示会高级顾问;美国纽约亚洲艺术品检查委员会高级顾问;英国伦敦东方古董公司董事长。

  ⊙本报记者 杨 琳

  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陶瓷鉴定家钱伟鹏,雅号衔英馆主,被业内评为继鉴瓷大师耿宝昌之后的新一代瓷器专家。

  钱伟鹏出生于江苏扬州,早年在扬州文物商店工作,此后与古董文物结下了终生之缘。1993年,国家文物局在英国伦敦设立了专门的办事处,用来搜寻和征集失散海外的传世文物和出土文物。由于工作和专业上的突出表现,钱伟鹏作为首批专业人选派驻海外,此后为祖国找回了大批填缺空白的宝物,也开始了他人生中最辉煌的事业之旅。目前,一直存放于上海博物馆的春秋时代的“子仲姜”盘和元代的一批五彩瓷就是通过钱伟鹏之手回归祖国。1997年,由于国家文物局工作期满,钱伟鹏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凭借他的法眼和魄力,如今的他不仅是英国伦敦东方古董公司董事长,还身兼南京博物院高级艺术顾问。钱伟鹏用他独有的方式为中国的文物回归来回奔忙着,同时也充分利用民间资本让国宝在更快捷的方式下重回祖国。十余年来,经钱伟鹏之手收回国内的文物超过10万件,其中包括故宫的明代绿色琉璃瓦麒麟、反映八国联军侵华的明信片、元朝青花瓷等等,无一不是令人振奋的国宝精品。最近,本报记者有幸专访了这位瓷器鉴定大师,并与之共同回忆了海外寻宝、回归祖国的全部历程。

  “我的工作从找回国宝开始”

  上海证券报:您是怎么走上瓷器鉴定这条路的?

  钱伟鹏:1983年,扬州办了一个陶瓷培训班,这个班最大的特点就是上午讲课,下午让学员挖瓷片做标本。而我也是这个培训班里的一员,还无意间拣到了一批青花瓷,通过众多专家的认证是唐代青花,从此改写了中国的青花史。此后两年,培训班毕业我就到扬州文物商店当经理了。

  上海证券报:国家文物局派您去英国的目的主要是什么?

  钱伟鹏:中国从鸦片战争以来文物始终保持单向流动,既只向国外输出。中国改革开放早期,卖文物成为赚取外汇的方式之一,国家强调“少出高汇”——少量的出口,赚去高额的外汇,来补贴当时国家建设的需要。所以,当时外国人到中国来,都喜欢买一点中国的文物。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早期的文物流失真是触目惊心。我在去欧洲和俄罗斯参加市场考察回来后曾写过一份报告,报告中指出,长此以往,中国文物必将枯竭,所以中国不能光卖,应该到国际市场上,有计划地把一些文物收回来。国家文物局领导认为这是个可行的好事情,于是决定派一个小组前往英国,其责任有二:第一是掌握海外的文物价格指导国内市场;第二是给中国找回一些中国博物馆缺少的品种。

  为民间藏家“长眼”

  上海证券报:现在找你“长眼”的藏家多吗?为民间资本寻宝的收费体系一般是怎样的?

  钱伟鹏:目前国内国外都有人聘请专家为藏家“长眼”。一般我们收取的佣金不多,大约为藏品价的1%-3%。不过,如果是因为我长眼买错了,损失我会负责赔偿。为艺术服务,眼光好没有用,重要的是要有道德。如果我们这样的人没有道德,就会骗很多人。

  上海证券报:你觉得这些国宝级的物品由民间资本买回后,对藏品保存有什么影响?

  钱伟鹏:民间资本能够很好地保存国宝物品,所谓“藏宝于民”就是这个道理。比如,日本国宝级的东西都是藏在私人家的,政府花钱给这些藏宝人提供一些帮助。指望什么东西都藏在博物馆是不可能的,加上如今中国经济发达了,老百姓对好东西很爱惜。

  上海证券报:你认为鉴定专家队伍的培养,对中国收藏界今后的发展将起到何种影响到,市场对鉴定人才的需求热是否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钱伟鹏:经纪人就像收藏家的拐杖和护身符,这将成为必然。一方面目前假货泛滥,无数的陷阱充斥着市场,每天都有人上当。另一方面,现在的艺术市场有巨大的消费群体,根据这个巨大的需求,巨大的仿古群体也由此产生。所以从事艺术市场一定有前途。一个收藏家怎么样正确地收藏藏品,怎么用专家,怎么样避免风险,这都是很简单的算术题。花1%-2%的成本,而得到100%的利润,为什么不做呢?

  上海证券报:作为鉴定专家,你们能给藏家多大的保证?

  钱伟鹏:没有人敢说自己100%能看准,如果能,那么他一定是骗子。作为大鉴定家,只能说他的准确性比一般人高,有的人可以达到98%的把握,有的人则只能90%。我们这一行最难的是“与时俱进”。只要从事这一行,就是终生的教育。所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要做到不耻下问,专家只能是过去时,对于未来而言,需要一直学习下去。

  上海证券报:目前市场上有着许许多多的收藏鉴赏能力培训班,您认为对提升藏家们的专业素质是否有用?

  钱伟鹏:90%是没有用的,都是分期断代。光分期断代有什么用呢?关键要学习的是变化,要懂得99%与100%之间的差距,这不是每人能做到,也不是每个老师都有这样的经验。

  上海证券报:您能否总结一下,对于普通藏家而言,应该怎么样收藏艺术品?

  钱伟德:我们看待一个文物,首先要站在世界的高度,要从历史的高度来审视它。比如元清花的名贵,如果不从历史和世界的高度来看,它也就是一个艺术品。如果从历史、艺术和世界的高度来看,在14、15世纪的欧洲,达芬奇还没出生,而中国就已经有这么精美的艺术品了。刚开始,西方人认为这么坚硬、这么优美的瓷器完全是一种神话,是“点金术”下的产物。因此,无论是从工艺上还是绘画上,中国瓷器对全世界的震撼和影响力都是难以想象的。

  上海证券报:怎么样收藏才能得到最大的回报?艺术品收藏应该注意哪些误区呢?

  钱伟鹏:关键是不要盲目的冲动。巴尔扎克说过一句话“真正成功的收藏者,往往领先于大众”,即要在大家还不知道的时候就有了收藏的意识。

  上海证券报:目前全球艺术市场的价格纷纷走高,尤其是当代艺术,对此您怎么看?

  钱伟鹏:不可否认,艺术当随时代,但现在这个价位我们还需要冷静对待。当下艺术品的价位已经脱离规律,甚至超过了乾隆时期的官窑,超过了八大山人和仇英。这些与国际机构的炒作不无关系。比如在英国,一家大公司一年十个亿的利润,如果买一些艺术品来装饰办公室就可以正常免税,而一两百万甚至一两千万对于这些大公司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何不用来买艺术品呢?另一方面,他们也知道中国经济的崛起,必然带动中国艺术家的崛起,所以也有意识地收集一些画,同时包装炒作一些人,又可以合理避税,何乐而不为呢?

  再则,中国现在的拍卖市场上有很多也是虚假操作,例如画商低价收购某艺术家的作品,高价炒作卖出,只要这样的交易成功一两次,市场就会相信这个价格。这种投资让画商得到最大的利润。

  收藏要有眼力、财力和魄力

  上海证券报:作为收藏大师,您能否提供给目前的投资者一点建议。

  钱伟鹏:现在有钱人很多,但是懂艺术的不多;舍得花钱的人很多,但是舍得花钱请艺术投资顾问的人不多。一个好的艺术品经纪人,可以帮投资者少走很多弯路,节省很多不必要的花费。对于一个不懂行的人来说,你盲目的投资,最适合的就是拍卖,因此眼力、魄力和财力这“铁三角”缺一不可。首先是眼力,要知道这件好东西的历史存量、历史价位和它在世界各地的价位,尤其是那些到百万、千万的东西;其次是要有魄力,否则就是与好东西失之交臂;有眼光,有魄力,但财力不够,也买不成。此外,收藏家还要有耐力,要坚持;最后收藏的方法要正确,不能贪。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