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暴利之下靠天吃饭 券商分化期来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2日 08:26 经济观察报

  黄利明

  1月26日,宏源证券发布公告,预期2007年净利润将同比增长800%左右,约20.5亿元。

  但大部分券商依然无法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2008年业绩暴增将难以为继,券商的分化将愈发明显。

  牛市促成券商暴利

  1月21日,随着10家证券公司年报亮相,银行间市场应披露(上市券商未在其列)的券商年报基本公布,47家券商2007年净利润共793.6亿元,同比大增373%,平均每家盈利16.9亿元。

  “受益于A股牛市,券商收益大幅增长。”国元证券总裁蔡咏表示。

  虽有 “借壳上市涉嫌内幕交易”的负面影响,但广发证券仍以净利润81.89亿元在未上市券商盈利行列中夺魁。国泰君安以76亿元位列第二;国信证券以75.6亿元位列第三,同比增长超过4倍;申银万国以56.23亿元位列第四。五至十位是招商、华泰、光大、东方、兴业和长城。而西部、国都、平安、中信金通、浙商、华西等15家券商,净利润均超过10亿元。

  技术实力最强的中金公司尽管列承销收入第一,净利润累计12.79亿元,但未列净利润总额前十,主要是营业部太少导致佣金收入偏低。

  数据显示,招商证券净利润49.2亿元,同比增长350%;光大证券、东方证券净利润分别为45.4亿元和43.0亿元,同比增长410%和360%;而日信证券、新时代证券、华林证券等中小规模券商净利润同比增幅都超过10倍。

  2007年无券商亏损,净利润均大幅上升。反观2006年,102家券商营业收入总额仅694亿元,净利润总额257亿元,且有6家券商亏损。

  国金证券分析师李翰表示,此次披露年报的47家证券公司涵盖大、中、小型券商,创新类及规范类券商均有分布,能够较好地代表去年国内券商的经营水平。

  自营难度加大高增长难续

  “新的一年高增长将难以为继,券商盈利将分化看好。”银河证券分析师迟晓辉向本报表示。

  券商披露的2007年年报显示,47家券商2007年共实现超过850亿元的证券经纪净收入。不过,2007年证券公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中有超过六成都来自证券经纪业务,接近三成的券商甚至有超过99%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都依赖证券经纪业务。

  “谁的营业部多,谁就能获得更高收益。”中信证券一位人士表示。

  统计显示,2007年沪深股市股票、权证、封闭式基金、债券累计成交56.09万亿元,比 2006年大增349.44%,106家券商席位处双向成交额为111.75万亿元。

  从已公布业绩的券商报告上看,券商经纪和自营业务依然是利润的主要来源,其中经纪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仍在60%以上。

  以国元证券为例,2007年主营业务收入中,自营投资收入占比45%,经纪业务占比41%,权证创设占比11%,其余由资产管理和投行业务贡献。与前一年相比,经纪业务和权证创设业务占比提高11%和6%,自营业务占比则下降了18%。

  但迟晓辉认为,2008年券商业绩增幅将大幅回落,有的公司可能出现负增长。今年券商经纪、投行业务基本可维持去年的水平,有的公司甚至还会略有增长。但她对券商自营持谨慎看法,由于股市波动加剧,今年券商自营业务赚钱难度加大,不排除有的公司自营业务出现亏损。与此同时,券商资产管理业务风险也会增大。

  对于之前被券商寄予厚望的创新业务,迟晓辉认为2008年券商对此不会有太大突破。同时,去年券商创设权证盈利200多亿元,今年如果不推出备兑权证,券商这项业务的进账将大幅减少。

  对此,国元证券总裁蔡咏向本报表示,2008年牛市虽然持续但震荡将加剧,券商整体收益增速也会放缓,特别是股改权证已近尾声,由此产生的收益将大幅缩减。此外,国元证券在其年报中指出,由于创新、上市、扩张的程度与能力不同,券商之间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随着行业竞争限制的打开,竞争会更激烈。

  券商应对:拓展创新业务

  “为扭转靠天吃饭的局面,各券商都有一些转变。主要集中在创新业务的拓展以及规模化扩张所带来的收益。”蔡咏表示。

  其实,创新业务的发展从2005年就开始陆续审批,但速度依然缓慢,许多资产管理项目都在排队等待。

  但券商拓展创新业务的激情丝毫不减,同时以通过增资扩股、上市融资补充资本金,以及规模化扩张的方式来积极应对。创新业务大多属于资本消耗型,对券商的净资本要求更为严格,相应的净资本计算标准也有所调整,净资本的雄厚程度直接影响到券商在未来业务争夺竞争中的实力。

  据悉,国元证券拟通过再融资募集资金,快速补充资本金,用于扩大传统业务和创新业务的规模,夯实公司发展基础和抗风险能力。

  2008年将迎来券商的IPO潮,招商、华泰、光大等都已经上报方案,总计有十多家公司披露了上市计划,只等证监会放行。

  由于监管层鼓励券商集团化,不少券商还借此扩张收购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等金融类企业以规避风险。其中,中信证券通过收购的方式控制着中信万通、中信金通证券,全资收购了华夏基金股权并与中信基金合并——中信证券的金融控股已有雏形。

  但国金证券分析师李翰依然认为,新一年券商的盈利是 “谨慎看好”,因为今年股指期货、融资融券、权证创设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很多业务都有待监管层推进,特别是人们预期中的股指期货,由于一推再推更是难以放入券商来年的盈利预期中。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