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收编山东地炼 中石化角力中海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31日 00:56 21世纪经济报道

收编山东地炼中石化角力中海油

  骆毅 李清宇

  这厢中海油和山东最大地炼企业利华益集团的合作刚刚展开,那边中石化也发起组建了山东燃料油协会。

  1月28日,山东省燃料油协会第一次协会正式会议对该协会的有关功能予以明确,将以整合山东地炼的现有资源为主要目的。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该协会发起人之一为山东省中联石化有限公司,该公司系中石化控股84%的公司,并指出中石化隐身该协会身后。

  但记者经过调查后发现,中石化并非仅仅隐身幕后那样简单,山东省燃料油协会的第一发起人就是中石化集团山东石油总公司。

  中海油和中石化都看中的,正是一直游离在国有炼油系统之外拥有超过4000万吨炼化能力的山东省地炼势力。

  为了相同的目的,中海油和中石化的这场暗战,才刚刚开始。

  中石化:曲线收编

  在山东省燃料油协会第一次正式会议之前,即1月16日,该协会的团体会员登记工作在1月16日已经完成。

  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会议将对协会的有关功能予以明确。山东省燃料油协会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整合山东地炼现有资源。燃料油只是开始的第一步,以后成品油也将被纳入到协会的管理范畴中来。

  作为一家地方协会,山东省燃料油协会有何能力合理配置原油、燃料油及成品油资源?

  “燃料油协会的情况我并不了解,只知道其发起人就是中石化山东石油总公司。”山东炼油与化工协会会长刘爱英说。

  在山东石油总公司发给各地市石油公司、地炼企业和油品贸易公司的《关于山东省燃料油协会团体会员登记申请的函》中直接指出,山东省燃料油协会成立后将充分发挥指导、协调、服务的功能合理组织进口燃料油、新疆塔河原油、中石化炼厂二次加工用燃料油等资源为会员单位的资源配置做出努力,从而打造山东省内石油产、供销企业和相关产业发展的和谐环境。

  做出此番表态的山东石油总公司之所以底气十足:除了该公司拥有一张宝贵的成品油批发牌照外,更重要的是该公司的背后就是中石化集团。

  根据本报记者掌握的资料,中石化集团山东石油总公司组建于2000年4月,在中石化集团内部架构中属于非上市部分,已经过“五减四无”(五减即:减人、减机构、减资产、减债务、减经营业务,四无即:无经营机构、无经营活动、无经营人员、整体无亏损)的重组阶段。在企业工商注册登记资料上,该公司的全称为“山东省石油集团总公司”。

  虽然山东省石油集团总公司与中石化股份山东石油分公司分立运行,但“山东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冯东青兼任中石化股份山东石油分公司经理,他同时还担任中石化山东泰山石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一职。”上述知情人士透露,“中石化一直代管山东地炼的原油指标。现在中石化直接牵头发起这个协会,目的已经很明显了,就是凭借资源优势,将山东地炼势力控制起来,纳入自己的管理系统中。”

  中石化集团何时开始计划收编山东地炼势力不得而知,但在2007年12月初,中石化与山东地炼势力的关系已经有所缓和。

  当时,全国正陷入油荒之中。在自身产能不足的情况下,中石化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要求,急调50万吨原油供给因原油短缺而开工不足的山东地炼厂。财经媒体称,这是多年来中石化首次在原油计划外向地方炼油厂追加供油。

  公开资料显示,中石化目前在山东共设有4家炼厂,分别位于淄博、济南、青岛和东营,石油加工能力共计2000万吨。按照计划,其位于青岛的1000万吨大炼厂将于2008年5月投产。

  中海油:直接“招安”

  中海油则采取了更为直接的“招安”办法——并购。

  2008年1月初,山东省政府和东营市政府已分别与中海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中海油炼化公司将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100万吨原油、成品油仓储罐区和物流园区项目,在东营港临港产业区规划建设面积30平方公里的中海油工业园,建设原油和成品油仓储基地、炼化一体化基地、精细化工基地以及渤海油田专业服务和海洋工程基地。

  虽然具体项目尚未正式展开,但本报记者最新掌握到的情况,对于收编山东地炼势力,中海油已和山东省政府达成共识。

  在一次会议上,山东省常务副省长王仁元向记者透露,“中海油已经和山东省政府达成有关意向,将成立一家由中海油控股的公司,以此为平台对山东省地炼势力进行整合。”值得一提的是,中海油整合山东地炼的区域,正是中石化山东的重要根据地胜利油田所在地。

  中海油新闻发言人刘俊山则告诉本报记者,“中海油与山东省政府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具体合作奠定了基础,将来相关项目有望获得地方支持‘一路绿灯’。”

  山东地炼势力为何如此受重视?

  作为地炼第一大省,山东的地炼厂商一直是两大石油巨头之外的成品油补充来源。据中国石油大学毕德东、范淑彬的调查显示,东营一带地炼规模2006年就已经达到3000万吨。而山东地炼能力位居全国首位。在山东省附近,作为中海油最重要的油田之一,渤海油田目前的原油年产量已经达到3000万吨左右。但在惠州1200万吨炼油项目之外,中海油自身并没有足够的炼化能力消化。

  刘爱英说:“中海油生产的石油原来大部分在海外销售,只有少部分在国内销售。现在国内油荒,他要把大部分拿回国内来,但中海油的油大多是重质油,两大巨头不愿要,而山东的地炼企业因为一直用‘燃料油’,反而消化重质油更轻松一些。”

  利华益集团是中海油首个已有明确合作计划的山东炼化企业。作为全国最大的地炼企业,该集团目前年炼化能力为550万吨。

  2007年12月3日,中海油副总经理吴振芳在东营考察时,即对利华益集团的董事长徐云亭表示,愿以参股重组等方式实现与利华益集团的合作,并同时表示出整合并购东营其它炼化企业的意向。

  以利华益为首的山东地炼势力对此并不排斥。“通过控股参股的合作方式,中海油为自己的原油找到了炼化渠道,山东地炼厂则找到了稳定的油源。”刘爱英说。

  缺乏供应稳定的油源是山东地炼势力的先天不足之处,而油价高企则是民营企业难以承受之痛。

  东营一家中型地炼厂的负责人说:“由于长期处在石油供应体制之外,虽然山东的地炼厂产能每年都在扩大,但原油指标却多年不变。同时,一旦油价高企,地炼厂所承担的成本风险都高得惊人。”

  利华益集团办公室主任薄立安直言不讳地表示,利华益同意由中海油控股,是因为对方能保证油源和一定的政策优惠,同时也有助于利华益做大规模。

  但中海油也有自己的顾虑,刘俊山指出,“中海油并不一味追求速度,还是要保证收购对象的质量。”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中国石化吧 】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