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抽水机市中何来买者自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30日 23:10 《理财周刊》

  当印花税加佣金高到上市公司的分红无法覆盖的时候,其实就是鼓励大家要么追求短线暴利,要么退出市场。政府的意图被实施反了,难道不该纠正吗?

  文江南

  股市暴跌,民间呼唤“降低印花税”或者呼吁“印花税单边征收”的声音四起,从目前情形看,有关部门是无动于衷的,甚至有舆论认为这种要求不能满足,满足了就是“政策市”回归,买股票就要“买者自负”,亏了不能怨市场。

  我说,目前这个市场,没理由要求大家“买者自负”,因为投资者身处的环境风险太大,现在不是讨论“政策市”的时候,事实上这是一个“抽水机市”而已。

  去年5月30日起,股票交易印花税由1‰调整为3‰之后,中国印花税收入大幅增加。国税总局的统计显示,去年我国股票交易印花税收入达到2005亿元,比2006年增长了10.2倍。大家知道这个“2005亿元”意味着什么吗?我们看两个数据对比就知道了。

  其一,同样来自国税总局的资料显示,2007年,全国个人所得税税收达3185亿元,比2006年增加733亿元,增长29.9%。请注意,2006年的全国个人所得税才2452亿元,也就是说,去年1亿不到的股民一年交的印花税超过2006年13亿中国人的个税总额的80%,也超过2007年个税总额的60%。论贡献之大,简直是“擎天柱”级的。

  其二,股民除了交印花税还要交佣金,佣金比例各券商不同,按1.5‰算,股民总共交的税费就超过3000亿元。2007年所有上市公司上半年的全部净利润才2646亿元,前三季度上市公司净利润4927亿元。年报没出完,我们不知道全年利润多少,估计不会超过8000亿元。而我国的上市公司分红比例低是全世界有名的,比较爱分的公司也就分50%利润,碰上吝啬的,非但不分红还要增发配股。总而言之,股民是拿不回来这3000亿元交易成本的。

  辛苦一年拿不回成本,这不是贫困山区的农民的待遇吗?没错,股民已经接近农民了,其实还不如农民,因为“三农问题”国家很重视,想尽办法给他们降负担增收入,而股民呢,一般就是叫你“买者自负”。还有人教育大家说,提高印花税是叫你长期投资,你不来回交易就不用交税,就谈不上“抽水机市”。

  不过,我总觉得这个逻辑是“拧巴”的。

  首先,政府不是股评家,不是股市“指导员”,没这个职责也没这个必要教股民用何种方式投资。我心底里也觉得长期投资比较牢靠,但我从来不反对别人高抛低吸,说到底投资态度是个人自由,有了自由才能叫人心服口服的“买者自负”。政府的职责是保障这种种投资活动的公平公正公开,否则,你干脆找“无敌调控派”专家们编一本“投资指南”,手把手教导大家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多省心。

  其次,退一步说,就算交易频繁是不对的,是不是只有透过大征印花税来解决?从结果看,是失败的,“5.30”后股市换手率和印花税总量都是上升而不是下降的。从逻辑上看,这种办法也是徒劳的。我们都知道,有些行业是征收惩罚性高税收的,比如烟草、烈酒,以及夜总会;但是高税收没有吓退这些行业的经营者,他们反而通过各种方法提高价格,不但完成了“利税任务”还给自己赚到了暴利。

  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讲过,假如银行贷款利率超过20%,那么这个国家所有的商人都要从事非法生意,否则谁也做不下去。前一段时间福建曝光了一个事,有位商人投资开了酒店,里头有按摩设施,当地税务机关就按床位收每个每月300元的“小姐费”,结果这位没有搞异性服务的商人只能面临两个选择,退出或者招小姐,他选择了前者。我不是说“印花税”和“小姐税”等同,我的意思是当印花税加佣金高到上市公司的分红无法覆盖的时候,其实就是鼓励大家要么追求短期暴利,要么退出市场。政策的意图被实施反了,难道不该纠正吗?

  最后,“买者自负”是有前提的的。要么彻底不搞“政策市”,上下全凭自愿,要么“上有封顶下有保底”,全国股民都听“拉线广播”而动,现在搞出了“双轨制”,基金公司直接听窗口指导,大股东想尽办法圈钱入库,其他人等“买者自负”,谁能心服口服?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