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价应反映能源稀缺和环境成本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6日 05:45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李阳丹 “2008中国能源发展形势预测研讨会”昨日在北京举行,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会上表示,人为压低电价导致的过度消费是中长期通货膨胀的一个潜藏动力,不能使电价成为抑制短期通胀的工具。 近期国内CPI指数高企,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月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近期成品油、天然气、电力价格不得调整。此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2008年煤炭供需展望报告也称,电煤价格上涨存在阻力。 我国的煤电联动政策从2004年底开始实施,以不少于6个月为一个煤电价格联动周期,若周期内平均煤价较前一个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便相应调整电价。截至目前,中国已于2005年5月和2006年6月两次启动煤电联动,共上调电价5.01分/度。 2007年,电煤价格涨幅超过政府规定的上限5%,但煤电联动并未启动。由于资源、环境、安全生产等成本增加,2008年煤炭产运需衔接会签订的电煤价格平均上涨了40元/吨,涨幅达到10%以上。 电煤价格继续上涨已成定局,林伯强认为,用固定的能源价格无法抑制能源需求,从而不能降低能源价格上涨的预期。考虑到电力行业的发展环境,能源效率和其他因素,煤电应当联动。 林伯强指出,煤电联动的意义在于,首先能为电力行业提供一个相对确定的商业运行环境,吸引民营、外资进入该领域,打破在有限国企之间竞争的局限性,解决能源企业的效率问题。 此外,电价也应当同煤价一样,反映能源稀缺和环境成本。林伯强认为,能源价格反映能源稀缺和环境成本,是为了提高能源有效使用;人为压低电价不能解决能源效率问题,更无法抑制高耗能产业的增长。由于能源的稀缺性,限价并不能改变总供给,并使总需求在扭曲的价格下不断上升。他表示,现在如果该涨而没有涨,将来资源的更稀缺意味着更高的价格。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