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打击囤地还需制度性落实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2日 05:35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 记者观察

  □本报记者 费杨生

  国务院办公厅不久前下发的《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下称《通知》)延续了去年以来的土地调控思路,即把紧土地闸门的同时,加强盘活闲置土地、打击囤地行为的力度。但政策尚需明确具体执行办法、强化执行力度,以确保得到制度性落实。

  把紧土地闸门依然是土地调控政策的主基调。《通知》强调了以往的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严控制城市用地规模、严格土地使用标准等措施,以避免危及18亿亩耕地的红线,威胁国家粮食安全。房地产住宅用地方面,《通知》重申了继续停止别墅类用地、确保不低于70%的住宅用地用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和90平方米以下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的建设,防止大套型商品房多占土地等一贯主张。

  对囤地行为打击力度的进一步加强是《通知》的一大亮点。一是首次提出对闲置土地特别是闲置房地产用地要征缴增值地价。此举将直接粉碎房地产开发商惯用的囤地以坐地生财的伎俩。二是提高了土地闲置费的征收。《通知》指出,土地闲置满两年、依法应当无偿收回的,坚决无偿收回,重新安排使用;土地闲置满一年不满两年的,按出让或划拨土地价款的20%征收土地闲置费。之前,各地征收土地闲置费的标准基本上在10%左右。三是要求金融机构对房地产项目超过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一年,完成土地开发面积不足1/3或投资不足1/4的企业,应审慎贷款和核准融资;对违法用地项目不得提供贷款和上市融资。

  土地供应不足一直是开发商坚称房价上涨的最主要理由,但开发商大量囤地,推迟开发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仅从广州来看,广州市去年对1992年以来的商品住宅用地开发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清查,共收回商品住宅用地10.4平方公里;2007年收取土地闲置费3200万元。

  可以说,加强力度盘活闲置土地、打击囤地行为不仅释放了房地产调控政策继续从紧的信号,而且将直接影响房地产市场的真实供应和购房人的心理预期,从而进一步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

  但政策的落实尚需进一步明确具体执行办法和加强执行力度。比如:闲置房地产用地如何在实际操作中来认定;房地产用地的增值地价如何明确、具体征收的比例如何界定等等。另外,尽管违法土地查处已与政绩考核挂钩,但地方政府成为土地违法主体的事实表明,如何从制度上保证与开发商拥有共同利益的地方政府能够从严处理闲置土地依然是一大难题。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