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印产业合作空间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9日 05:39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俞靓 北京报道

  在中国居住了近30年、现任印度工商联合会(FICCI)中国执行董事的阿德尔日前做客“新华08金融讲堂”时表示,印度金融业发展得益于金融体系透明度很高、企业治理机制比较完善。中印产业发展各有特色,合作互补的潜力非常大。

  产业合作空间大

  记者:中印发展问题一直受到国际关注。您认为中印产业各有什么特色,双方的合作前景如何?

  阿都尔:印度绕过工业化阶段,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直接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而中国选择的是大力投入基础设施发展工业化的路径,这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但取得了同样的效果,经济获得高速发展。我认为,两国都应该在目前的基础上寻找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现在,印度看到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中国也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两国应该加强合作、相互学习。我估计,2007年中印双边贸易额将达到370亿美元,而2007年中国企业在印度拿到的项目总价值达到120亿美元左右。

  中印产业具有互补性,两国可合作的领域和空间都非常大。比如在IT产业方面,中国的硬件与印度的软件相结合,将能为世界提供更好的IT服务。此外,在汽车、纺织品、石油、贸易等诸多方面,中印两国都已经或即将开展合作,这是非常好的事情。

  透明度高有利于市场发展

  记者:近年来,印度金融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请您谈谈印度金融业的优势有哪些?

  阿都尔:印度企业治理机制比较完善,国际化也较为成功,很多国外投资者在印度股市上购买印度企业的股票。印度的金融体系比较健全,银行业不良资产非常少,2003-2004年度,商业银行的净不良资产率只有1.2%。印度的国家交易所(NSE)的交易量也很大,在全世界排行第三。

  印度金融业发展迅速,关键一条在于“透明度”高。由于金融体系十分透明,商业银行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向企业发放贷款,股市中的投资者也可以很好地了解企业的运行状况,这些都有利于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稳定。

  加强了解与合作

  记者:有一个十分流行的词汇,叫做“Chindia”,即将中国和印度的英文名称合在一起。您对中印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是怎么看待的?

  阿都尔:“Chindia”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符号,它强调了中印两国应该通过合作,互利共赢,共谋发展。

  我认为,中印之间最重要的是加强了解,互相尊重。中印两国都是文明国度,应当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展开合作。文化对经济增长、政治稳定会起到重要作用。

  近年来,中印两国的政治关系越来越稳定,这成为两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如今,中国和印度的贸易额每年以30%~40%的速度在增加,而我们的目标是使双方贸易额达到1000亿~1500亿美元。另外,中国的硬件设备较好,而印度在软件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两国应该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相互帮助,促进双方经贸发展。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