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股市新动力:消费主题与中小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6日 09:19 中国经营报

  作者:卢远香,李辉

  2008年1月2日,尽管指数只涨了11.25点,但个股却极为活跃,有1257家企业以红色收盘,更有295家企业的涨幅在5%以上。

  不过,机构认为这种个股普涨的现象在2008年不会是常态。“除了金融、房地产,今年大的亮点在于内需增长拉动的泛消费股,而奥运主题、资产注入等更多是阶段性的热点,炒作成长性高的中小板可能会成为2008年的一大潮流。”深圳某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分析。

  上述基金经理的话代表了业内机构的普遍看法。无论是公募还是私募,一致认为内需驱动的大消费主题是今年投资的一大主流,也是机构重点布局的一个方向。同时,在相对高估值的区位,成长性高的中小板有望获得比较高的估值,成为资金关注的热点。

  消费板块增长超预期

  自2007年12月下旬起,消费板块逐渐代替房地产、金融,成为机构一致看好的投资主线。

  “从新年第一个交易日的走势就基本可以发现消费将是今年重要的板块。”汇丰晋信2016基金经理万文俊快言快语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消费板块业绩一贯稳定,而由于顺差的增大和汇率问题,内需拉动类的消费行业有望在今年保持强势劲头,受到资金的关注。

  “内需增长推动的消费类的行业值得看好。”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张惟闵分析,去年1~10月份,消费品的零售同比增长15%,较去年的11%~12%有很大的增长,显示未来的投资方向是往内需的角度走。“在通胀并且消费品总额加速增长的情况下,这些公司的增长会超过预期。”

  尽管机构都看好消费类股票,但选股思路却各有不同。华宝兴业收益增长的基金经理冯刚认为:“农民主题概念值得关注,特别是食品安全、医保等概念等都值得关注。”深圳龙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吴险峰则特别看好农产品(000061),持有以农产品为主营业务的股票占30%左右。

  “考虑行业的基本面和估值等因素,我们看好消费和服务等中下游行业。”嘉实基金公司副总裁窦玉明在2008年的投资报告会上表示。而信达澳银投资总监曾昭雄认为,资产价格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让消费能力大大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家具、服装、房地产、汽车、旅游、医疗保健等行业的增长会超过平均增长。

  事实上,看好消费板块的并非只有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更是早在去年11月就开始转战消费类企业。深圳武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田荣华在去年11月中旬就将目光集中在与消费产业有关的股票。“重点关注消费升级类的商业零售、饮料、农副产品等,另外就是消费类产品,如家用电器、汽车、医药零售等。”

  深圳银信宝投资公司董事长安妮认为,今年的投资主线是寻找不受宏观调控影响的行业与企业,其中人民币升值和通胀上升的受益板块为内需型消费类股票,如饮料和食品、旅游和交通、百货加零售、医药加保健及金融服务业。安妮透露,“我们持有的消费类股票占了74%,重仓股包括泸州老窖(000568)、五粮液(000858)、青岛海尔(600690)、康缘药业(600557)等。”

  中小板:阶段性炒作?

  在相对的高估值区间,除了内需拉动的消费行业得到机构一致青睐外,成长性高的中小板也成为机构高度关注的一条投资主线。

  “今年有两个亮点,一是消费行业,二是中小板。”深圳市融智投资顾问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春瑜认为,消费股已经成为投资的共识,最近涨了不少,估值相对有些高了,预计在春节前还能有一波行情。但春节后还能支撑多久,则很难判断。相对而言,“成长性好的中小板预计有一个大的行情。”

  李春瑜分析,在高估值时期,机构都希望寻找成长性高的股票来获得安全边际。“在市场没有大的投资热点时,中小企业的成长性将被放大。尤其是有新的盈利模式、新的经营方式的企业,或者是处于细分中绝对龙头的上市公司,更容易被资金炒作。”他举例说,例如怡亚通(002183)就是一个新型的物流公司,不仅做传统的物流业务,还经营一些资金业务。

  记者采访发现,关注中小板的私募基金也不在少数。早在去年12月底,吴险峰就布局了一些中小板的龙头公司。“在大盘还在调整的时候,中小板指数已经悄悄创出了新高,成为这波行情的领头羊,一些成长性高的企业值得关注。”

  确实,自去年11月28日起中小板指数从4721.37点一路飙升至今年1月2日的6082.34点,涨幅已经不小。但吴险峰相信“中小板指数今年能涨到7000点”。吴判断的依据是中小板企业的业绩普遍有50%以上的增长,可以给予较高的市盈率。“例如,大族激光(002008)预计今年有50%~100%的增长。”

  私募一向是嗅觉灵敏的投资群体,但其他机构行动也很迅速,都已在关注中小板。“2007年12月中旬,QFII(合格的境外投资者)就开始调研一些中小企业。他们看中的是中小板高成长性带来的可观收益。”国内某大型券商的股票研究总监透露QFII对高成长的中小企业很感兴趣。

  长盛同德主题基金经理邓永明认为,偏紧的政策环境及生产要素价格改革使得先前拥有诸多先天优势的大市值公司很难维持连续高速增长。因此, “要切实转变思路,把握风格转换带来的机会,更加注重那些真正通过核心竞争力壮大的中小企业,通过持有这些高增长的企业股票来实现共同成长。”

  广发基金投资总监朱平亦表示他们看好成长主题。由于钢铁、房地产、有色等业绩增长还具有不确定性,会关注业绩有持续增长的一些中小板企业。

  但是,与高成长性相对应的是,有些中小企业的估值也比较高。而成长性和估值两相均衡,也是机构选择企业的一个考虑。

  广发理财3号投资经理陈志坚表示:“持有的股票业绩至少要有30%的增长,中小板方面主要关注成长性好、估值比较合理的公司。像金风科技(002202)、怡亚通等一些股票,感觉估值还是太高了。”而国泰基金公司投资总监余荣权表示他看好两类投资机会:一类是业绩能够持续增长的公司;另一类则是股价下跌较多但基本面和估值具有一定优势的中小市值公司。

  但也有些基金认为中小板行情只能是阶段性的炒作。富国基金的策略报告表示,下游中小市值股票由于确定的成长将领导年初行情,但是随着三四月份年报和一季报的先后亮相,以及股指期货推出引发对300权重股的抢筹,大市值股票由于负面消息的消化和下跌产生的空间,可能会带领大盘创出历史新高。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