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央行:我国金融业呈现历史性变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5日 01:05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苏宁表示,2003年以来,央行在推动我国金融业和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努力提高货币政策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方面取得了较为实质的成效。

  ⊙本报记者 苗燕

  央行副行长苏宁昨日在央行2008年工作会议上表示,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金融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他说,2003年以来,央行在推动我国金融业和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努力提高货币政策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加强对经济金融运行的监测、分析和研究,增强前瞻性方面取得了较为实质的成效。

  苏宁总结了央行的九大工作成绩:

  一是,货币政策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五年来,针对经济增长偏快和流动性偏多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及时启动央行票据回收流动性,先后1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加大了央行票据发行和国债正回购等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先后8次上调存款基准利率,9次上调贷款基准利率。2003-2007年,在外汇储备年均增速近40%的情况下,保持了同期广义货币的基本平稳增长。在加强总量调控的同时,发挥信贷政策的结构调整作用。

  二是,通过深化改革,金融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得到解决。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并成功上市,初步建立了相对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风险控制能力明显增强;央行制定和实施正向激励的资金支持政策,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强支农实力;推动光大银行和广东发展银行基本完成财务重组;研究制定存款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经常项目外汇管理,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

  三是,创新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建立对金融机构的正向激励机制。推出了企业短期融资券等创新产品,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开发了利率互换等金融衍生工具。创新金融服务,推出了公务卡和农民工银行卡等特色服务,票据业务创新加快,推行国库服务体系创新试点。开展湖南省金融服务创新综合试点。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金融协调发展工作。

  四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建立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顺利实施,汇率灵活性明显提高,企业逐步适应了市场变化。推动债券发行利率和方式的市场化。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汇率避险工具。黄金市场功能进一步扩展和完善。

  五是,以金融基础建设为突破口提升中央银行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金融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基本实现支付体系现代化。货币发行管理和反假货币工作进一步加强。国库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信贷征信体系逐步健全。反洗钱体系初步建立,反洗钱工作机制和制度逐步完善。

  六是,站在国际竞争的高度,在金融企业改革中积极稳妥地引入具有成熟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经验的境外战略投资者。积极加入有关国际组织和对话机制,主动发挥对重要国际金融事务的影响作用。

  七是,适应职能调整,统筹推进中央银行工作。

  八是,推动相关领域改革发展。提出并积极推动金融生态建设。促进按照国际准则建立对金融机构明确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扩大内需等相关政策改革。

  九是,扎实推进党的建设、反腐倡廉工作和内部管理。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