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广州万隆:该如何应对可能到来的业绩浪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5日 16:08 财华社
财华社深圳新闻中心
 由于07年宏观经济红红火火、资本市场节节攀高,上市公司的收益普遍创出新高,尤其是和经济增长联系较为紧密的主流行业。考虑到高增长的宏观大环境,上市公司全年的业绩增长水平必然较为明显,尤其是最大程度上受益于资产价格上涨的金融、地产等主流行业。从同比大幅增长的角度来看,投资者对今年业绩浪保持较高预期是有理由的。
 另外,我们认为弱势调整格局中,基金做市值及机构调整仓位等主流资金的客观需要,也必然对具备一定基础的业绩浪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考虑到长期经济增长拐点和大部分现阶段绩优行业可能出现的长周期性下滑,在今年业绩冲浪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尤其注重对风险的控制。
 一,年报业绩增长较为明显
 由于07年宏观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速度,资产价格普遍快速上涨,为全年上市公司业绩整体飘红奠定了较好基础。截至12月24日,两市共有573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07年度业绩预告,接近半数(275家)是业绩预增,如果加上部分扭亏的公司,业绩同比增长的达到396家之多。其中,增幅超过100%的有207家,占比所有预告公司的近四成(有91家增幅超过200%);增幅在30%~100%之间的有182家,占比所有预告公司超过三成。
 实际上,业绩增长较快的正是前期下跌幅度较大的主流蓝筹类股票,包括金融、地产、钢铁、煤炭等。年报业绩可能飘红和股价的快速下跌,使得这类个股的07年静态市盈率快速降低。比如钢铁板块,考虑到07年的全年业绩增长水平,目前市盈率普遍不足20倍,大部分在15倍左右,绝对数值上远低于目前两市平均市盈率水平。
 业绩增长和较低的静态市盈率水平,以及前期下跌幅度较大等因素,很容易使得这类板块受到短线资金的关注和市场的较大程度认同。考虑到调整市中静态市盈率更容易给投资者以风险较小的错觉,年报业绩浪潮在此基础上很容易延伸发展。    
 二,机构调仓需要业绩浪
 站在市场中主流机构的角度来看,出于调仓及基金做市值等方面的需求,也明显需要业绩浪相配合。
 实际上,目前市场中的主流资金尤其是基金,最为重仓的依然是前期的蓝筹板块。正如我们所言,这种持仓结构未必能够适应08年市场主题投资的客观需要。在07年全年风生水起受益于资产价格飙升的主流板块,在08年结构性牛市和主题投资为主的大市场环境中,可能成为长线的弱势板块。
 所以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在年报业绩浪潮中,通过适当调整自身的持仓结构,是较为合理的策略,也是目前弱势阶段调仓的最佳良机。
 另外对于大基金来说,由于受到年底净值排名的压力,通过推高其重仓持有的蓝筹板块,可以获得较好的短期净值增长效果,为08年营销奠定基础。尤其是前期下跌过程中基金市值快速缩水,净资产下跌冲击持有人信心引发较大赎回压力的现实环境下,通过做高市值也有利于缓解部分赎回压力。
 总体上,大机构们调仓及出于基金做高市值等角度来看,这些主流机构也会制造一个年报业绩浪的良好氛围,通过业绩浪来为自身调整持仓及其它需要服务。
 三,如何应对目前的业绩浪
 我们认为,投资者在对业绩浪进行操作的时候,应该明确以下思路:  
 1,应明确业绩浪中短线操作的原则
 考虑到宏观经济的诸多拐点可能在08年出现,07年业绩增长最为明显的行业和上市公司大部分可能处于业绩增长的周期性高点,尤其是07年业绩爆增让08年这类上市公司都在一个很高的起点上开始,走下坡路的概率大大增加。
 这也就决定,业绩浪的炒作难以持久,甚至在市场信心极度低迷和政策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不排除草草收场的可能。所以,对业绩浪的炒作应该定位于中短线操作,注意控制好仓位和风险。
 2,选股上尽量规避一些较为明确的风险
 同时,在业绩浪的炒作过程中,应该去规避一些风险较为明确的热点。比如对于房地产板块而言,虽然07年年报的业绩增长非常大,但是政策因素及目前楼价可能出现拐点的担忧,让这个板块面临一些非常明确的风险,对其进行业绩炒作未必能够获得市场认同。所以,在中短线操作过程中,我们还是应该尽量避免一些较为明显的风险因素。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