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年末套现潮起:银行股被谁所伤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3日 14:40 中国经营报

  作者:姚淑梅,徐永

  12月20日,民生银行发布公告:公司股东泛海集团出售公司股份共计14479万股。中国泛海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减持民生银行股份主要出于集团整体战略调整。记者了解到,泛海此次减持套现的现金,主要将用于新成立的民生公益事业基金、泛海包头煤化工项目、增资民生证券和投资组建再保险公司。

  这是减持银行股的又一新案例。与年初纷纷抢筹银行股形成鲜明对比,年末越来越多的机构选择了套现银行股。有意思的是,在这股套现小高潮中,境内和境外机构及企业都表现积极。

  减持!

  12月14日,招商局中国基金(0133.HK)发布公告,拟征求股东授权,以未来12个月内逐笔公开出售其持有的8400万股兴业银行(601166.SH)股份,占比1.68%,售卖价不低于每股28元。该基金早在2005年就开始持股兴业银行的股份,原始投资成本仅为1.46亿元。因此,即使以该基金估值最低价(28元)卖出,招商局中国基金将套现金额不低于23.52亿元,至少可以盈利22.06亿元,而以公告当天(14日)兴业银行50.75元收盘价计算,盈利更可高达41.17元。12月19日,招商局中国基金收盘价为34.5港元,兴业银行收盘价为48.09元。

  这是近几个月时间里,减持中资银行股意愿最为彻底的一家境外机构。招商局中国基金减持交易将于明年2月禁售期满后达成,之后招商局中国基金将全部退出兴业银行。招商局中国基金是招商局集团旗下在香港设立的专门投资境内金融股权的机构,目前已持有招商银行(600036.SH,3968.HK)、招商证券、中诚信托等多个金融股权项目。

  关于对于这次拟出售交易,该基金公司人士并未正面谈及原因。不过根据公告显示,则是明显的换仓策略:“本集团与报告期内一直积极发掘新的投资机会,并已对多个项目进行了研究,目前已有部分项目正在研究中。”而建议出售的所得款项将使该基金的财务状况更具灵活性,从而掌握现有和其他投资机会。

  其实12月3日和6日,瑞士银行已经连续两次分别减持了578万股、183.6万股招商银行H股,两次减持之后,瑞士银行持股比例从9.07%减少至7.96%,总共套现2.72亿港元。而12月3日和6日招商银行H股收盘价分别为36.05港元和37港元。更早些时候,空方大鳄则是淡马锡,在卖出了10.8亿股中国银行H股(3988.HK)后,11月29日淡马锡再抛售2.8亿股建设银行H股(0939.HK),套现2.56亿美元。

  而淡马锡的说法几乎与招商局如出一辙。“我们定期评估我们的投资组合,并根据新的市场机遇对我们现有的投资组合加以调整。”而售卖中行H股和建行H股属于对投资组合积极管理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国内投资者也开始对银行股估值出现分歧。

  “对于银行股,公司策略组的判断为2007年是顶峰,2008年也不会差,但2009年就会往下走,所以我们前不久卖掉了持有的银行股。”上海的一位私募人士告诉记者。据悉该私募已经全部出售了其银行股,主要是招商银行等,中期增加了一些消费类个股。

  此外,一些参股银行股权的上市公司,年末出售手中银行股权的较多。比如准备在今年年末完成内资增资扩股的徽商银行,下半年其股权在上市公司手中就频繁流转。11月21日,铜峰电子(600237.SH)公告拟将其持有的750万股徽商银行股份转让给浙江博成投资公司,转让价5.05元/股。12月中旬,丰原生化(000930.SZ)又公告表示为缓解资金紧张状况,补充流动资金,公司拟以每股5.05元价格将3500万股徽商银行股份转让给控股股东中粮集团,但转让之后丰原生化仍持有徽商银行3490万股份。

  而与境外投行和大机构投资者出售中资银行股不同,目前国内公募基金公司对银行股的看法要乐观一些。12月19日,上述上海一位基金经理告诉记者,至少半年内,该公司不会考虑调整银行股的持仓比例。目前该基金已持有了招商银行和浦发银行(600000.SH)等多家银行股票。

  紧缩惹的祸?

  调仓?减持?继续持有?市场对银行股分歧仍然很大。

  上海一家基金经理认为,虽然投资者对银行的增长预期已经下调,但最近一段时期内金融股震荡表明,仍然有很多机构看好银行股。“估计在紧缩的大环境下,分歧还会持续,套现获利等也不可避免,但现在还不是估值发生明显变化的时间。”

  境内外机构的一致减持,如果只是解禁抛售和补充流动性等个别及偶然原因,就还不足以引发对中资银行股估值的整体转变。不过记者采访的多位人士均表示,这或许是对中资银行股某种风险的提示信号,而这种风险,或多或少与次级债危机及愈加明显的紧缩货币政策有关。

  对于境外机构减持银行H股,上海一家信托公司的金融研究员认为:“相比已经处于高估值状态的中资银行股,这些可以全球配置的国外机构减持套现一部分银行股很正常,因为海外机构可以利用次级债危机去其他市场寻找一些被低估的其他投资机会。”

  大福证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麦德光则认为,由于对美联储再度减息可能性降低的预期,香港的机构投资者在年末的投资气氛普遍谨慎,因此部分机构会选择退出一些进取型的项目。

  不过在国内,除去对次级债危机的恐惧,紧缩的信贷及货币政策显然已经影响到了一些公司的正常经营,套现也成为一种救命药方。比如银行信贷方面,由于2007年中资银行信贷投放实际增长已经达到17%,超过15%银监会的控制比例,而2008年的信贷调控已经定调为紧缩。明年信贷紧缩已经定调,调控措施将比2007年更为严厉,多家机构也把银行的利润增速由2007年的50%降低为2008年的30%。

  而利差收入是目前绝大多数中资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2007年大部分银行的存贷利差都会有近40个基点的扩大。但在明年信贷紧缩背景下,银行利差收入是否会面临压力,其盈利能力是否能够持续,这都是投资者所担忧的问题。

  由于从2007年9月份开始,银行的信贷投放就处于全面收缩的状态,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已经感到资金紧张,前面丰原生化就属于这种例子。“预期未来一段时间,不仅是套现银行股,包括其他股份将成为不少企业补充资金的选择。”前述基金经理认为。

  不过,大福证券麦德光表示,次级债危机和国内的紧缩货币政策对中资银行股的影响其实不大,中资银行股完全可以承受并消化,因此减持银行股将不会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本报记者李乐对本文亦有贡献)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