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水股权激励 中化国际谋求股东权益最大化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1日 02:12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李锐 中化国际近日连续刊登了“中化CWB1”认股权证终止上市公告和公司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两则看似并不相干的公告,实质上透露出该公司董事会多年来始终坚持的以股东为核心的价值理念。 股权激励尝试获市场肯定 2006年底,国资委公布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但获批启动股权激励计划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并不多。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上市公司欲实施股权激励,既要经过一定的程序,也要符合较为苛刻的条件,另一方面在于,股权激励措施对于激励对象而言,实际上其战略和导向意义往往更加突出。 中化国际昨日推出的股权激励草案,恰恰是突出其战略和导向意义。首先,中化国际本次拟授予的激励对象为125名,主要包括公司董事(不包括独立董事)、中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的骨干员工,覆盖面非常之广。对此,刘翔解释说,作为完善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中化国际建立中长期激励措施方面的研究由来已久。2004年,公司聘请国际评级公司标准普尔进行公司治理评级,就产生了建立股权激励计划的想法。此次启动股权激励,体现了公司意欲使全体业务骨干的个人利益和全体股东利益对接的战略意图。一方面实现对员工队伍中优秀成员的激励和挽留,在企业内部形成激励导向;另一方面,通过期权将公司核心团队的利益与公司业绩及股票表现紧密结合,以提升公司和股东价值。实际上,激励草案的制订和出台本身就是一种激励,这种尝试对于大型央企控股企业来说是必要的。 中化国际本次股权激励计划的行权价格按照公平市场价格确定,而且在授予数量上还严格制定了计划上限和个人上限。从外界观点看来,这样的激励办法可能有“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对此,刘翔表示,这主要是由于中化国际要全面遵守各个方面的规定,体现了中化国际规范运作的行为准则,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发展,公司在迈出这重要一步后,未来的道路会更加宽广。 中化国际公布公司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后,市场各方表现出强烈的关注。昨天,中化国际股价早盘高开高走,最终以涨停收报。 权证行权比率创出新纪录 12月19日,中化国际刊登公告称,自2007年12月20日起,中化国际认股权证“中化CWB1”(代码:580011)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予以摘牌。据统计,截至12月17日收市,“中化CWB1”认股权证累计权证行权17989.58万份,占发行总量的比例为99.94%,高于此前华侨城认购权证行权曾创出99.877%的记录,累计募集资金117292.08万元。作为分离交易可转债这一创新产品中第一只完整行权的认股权证,中化国际权证行权比例为2005年权证发行上市以来的认购权证行权率的最高值。 “这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但是再麻烦,公司也要尽一切努力争取使每一位持有人都能及时知悉行权信息。”公司董事会秘书刘翔说,由于行权终止后,尚未行权的中化国际认股权证将会被注销,为保证投资者能享受自己的应得利益,避免因错过行权时机而造成损失,中化国际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和权证持有人联系沟通,确保了行权成功。 据悉,在本次行权期间,中化国际认股权证分布于全国600多家证券营业部的23000多名持有人手中,其中绝大多数为中小投资者。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投资者利益不受损失,公司董事长罗东江亲自部署相关工作,要求公司尽一切可能通知到投资者。公司积极联系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央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取得了监管部门对行权工作的大力支持,从而推动了整个行权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司还先后在网站、报纸、电视、广播电台、大智慧证券交易平台等进行了持续的提示性广告投放,以确保行权信息覆盖到更多的持有人群体。公司同时设立两条投资者服务热线,配备专人解答投资者疑问;还通过短信平台,累计向投资者发送提示短信15575条。 刘翔表示,虽然通过努力公司权证最终行权比率创出了记录,但是看到未行权的10.4万份权证,公司仍替未行权的投资者感到惋惜。这部分总计约130万元的价差损失,尽管也是目前权证行权的最低损失记录,但发生在投资者身上,却是一个负责任的上市公司所不希望看到的。他呼吁投资者对于手中持有的权证一定要有足够的了解,避免造成损失。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