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央企整体上市:意在双赢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0日 02:08 金融时报

  记者 李侠

  推动央企整体上市,一方面能够体现企业的真实价值,实现企业更快发展,同时有利于国资委对央企经营管理进行市场化考核;另一方面,央企整体上市也有利于减少股市泡沫。实际上,央企整体上市将大大增加市场中优质资产的规模,既可满足市场过剩资金的投资需求,也有利于改善股市的资产结构,减少股市动荡。

  央企整体上市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投机获利,国有股是否减持将视股价是否合理反映了央企的内在价值而定。

  2007年,整体上市尤其是央企整体上市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

  但随着央企整体上市日益成为2007年的投资主题和股指的不断走高,很多具有整体上市题材的央企股股价迅速飙升。

  在股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投资者再次为央企减持的问题所困扰,有些专家也建议通过国有股减持来挤压股市泡沫。

  国资委副主任邵宁日前指出,国有企业已经进入改革和调整的新阶段,关键性领域的国有大企业最终的体制模式是整体上市。

  而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18日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工作会议上表示,我国中央企业的公司股份制改革将在2008年加速推进,将鼓励支持具备条件的央企实现整体上市;不具备整体上市条件的,逐步把主营业务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他强调,国有股是否减持要更多考虑投资者利益。具体而言就是股价偏离基本价值太高,就应该减持,偏离太低就应该增持。

  市场人士认为,这实际上是国资委再次明确了国有大企业体制改革的模式和减持等问题,以消除市场对大型国企减持的疑惑和担心。

  根据国资委确定的计划,在央企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中,将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推进产权多元化,已经实现部分资产上市的企业,要通过增资扩股、收购资产等方式,把优良主营业务资产逐步注入上市公司,实现整体上市。

  有关专家评价说,推动央企整体上市,一方面能够体现企业的真实价值,实现企业更快发展,同时有利于国资委实现对央企经营管理的市场化考核;另一方面,央企整体上市也有利于减少股市泡沫。实际上,央企整体上市将大大增加市场中优质资产的规模,既可满足市场过剩资金的投资需求,也有利于改善股市的资产结构,减少股市动荡。

  但也应该看到,A股市场全流通进程的推进为国有股通过市场减持提供了便利条件,股价的不断上涨令市场更加担心国有股减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就目前来看,证监会和国资委都对这个问题有所考虑,并尽量采取措施来打消市场的疑虑。

  实际上,今年上半年,证监会和国资委联合出台的有关国有股转让新规,对国有股权的变动和转让进行了详细规定。其中虽然允许国企减持部分股份,但明确规定转让后不能丧失国有控股权,并且规定总股本不超过10亿股的公司,连续3个会计年度减持不得超过总股本的5%;股本超过10亿股的公司,一次减持不超过5000万股且3年内减持不超过3%。

  而在去年末,国资委即开始筹建与证券交易所联网的国有股权交易实时监控系统,用以防范公司管理层利用非流通股入市的机会操纵股价。

  由于国家必须对部分重点行业企业拥有绝对控股地位,国资委对央企减持一直持慎重态度。今年5月初,国资委有关人士明确表示,对这些行业里的企业减持会从严审批,并明确“绝对控制是持股51%至100%。达到绝对控制权,或我们平常讲的话语权,要在67%以上。”

  “一些特殊的企业,关系着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这种地位会影响企业的具体经营。对这类企业,要考虑如何防止失去上市公司控制权?”国资委研究中心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部部长王志纲这样认为。

  综合分析,我们可以相信,推动央企整体上市作为国资委推动国企体制改革的既定部署,2008年将会继续推进并可能加速,最终实现具备条件的央企全部整体上市。而鉴于央企整体上市主要目的并不在于投机获利,国有股是否减持将视股价是否合理反映了央企的内在价值而定。这实际上也意味着,央企整体上市意在取得央企和市场的双赢。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