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外企可到A股上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4日 06:30 深圳商报

  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联合情况说明透露

  外企可到A股上市

  中美两国昨日在联合发布的关于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联合情况说明中指出,依据相关审慎性规定,中方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公司包括银行发行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允许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发行人民币计价的公司债券,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法人银行发行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债券。

  事实上,境外公司在中国上市并不是最近才提出的话题。公开信息显示,汇丰银行、东亚银行、星展银行等多家外资企业此前曾纷纷表示有意在A股上市,并称已就相关问题与中国管理层有过沟通。有专家分析指出,随着A股市场影响力日增,外资企业尤其是中国业务比例日益提升的外资企业在A股市场上市是大势所趋,而日益开放的中国资本市场也为此提供了越来越大的可能性。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外资企业要真正实现在A股上市,仍存一些障碍,且该过程至少需要两三年时间。

  吸引外企上市政策正在放宽

  资料显示,早在2000年,在中国拥有庞大业务的外资公司联合利华就已表达了在上交所挂牌上市的意愿。

  对于昨日中美双方在联合情况说明中指出的,中方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公司包括银行发行人民币计价的股票等内容,实际上2006年央行发布的《国际金融市场报告》亦有类似内容。该份报告建议“充分利用中国日益增加的盈余资金,积极拓宽境外参与者的融资渠道,吸引国外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优质企业以多种形式到中国内地融资,进一步推动境外企业在内地上市发行A股及人民币债券,鼓励国内外金融机构合作开展中国存托凭证(CDR)业务。”

  而中国正在准备放宽相应的外企上市的条件,以吸引优质外企在A股上市。值得关注的是,上交所副总经理刘啸东此前曾多次表达了此种意向。而据分析,一个很大的变通或许是外企母公司将通过发行CDR的形式间接实现在A股上市。

  外企积极备战A股上市

  有资料显示,不少外资企业正积极筹备在A股上市。

  去年9月,汇丰银行亚太区行政总裁兼恒生银行董事长邵铭高表示,汇丰考虑将其中国业务与恒生在上海的业务整合,组成新的公司,而如果内地条件许可,新公司希望在内地上市。今年5月,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翁富泽表示,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汇丰有意以汇丰集团的形式在A股上市。今年6月,东亚银行(中国)公司副董事长陈棋昌也表示,东亚银行已拟定两套A股上市方案:一是已经注册为本地法人银行的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登陆A股;二是已经在香港上市的东亚银行总公司直接在上海挂牌。还有消息称,中国驻英国大使傅莹日前走访了路透集团总部,并与路透集团高管就该公司在上交所上市的可行性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筹备情况

  外企发A股多未有实质性进展

  值得关注的是,外资公司在A股上市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到目前为止仍是少数。时至今日,真正的外资在A股上市的企业只有宁波东睦(现“东睦股份”)一家。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已有数家外资企业筹划在中国发行A股,但因目前相关条例细则不够完备,估计外资企业登陆中国A股市场仍需假以时日。

  国泰君安投行部一资深人士在采访中透露,证监会此前出台了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的内容与格式,但其特别规定因为缺乏可操作性,所以虽然一些券商很早就与外企进行发行A股的筹备工作,但受政策法规等各方面的制约,大多停留在接触阶段。

  据透露,根据规定,外企必须在招股书中明确披露与境外股东间有关商标、专利等使用方面的情况,而有些外资企业虽然使用着海外控股公司的商誉或专利技术,但出于商业竞争的考虑,海外控股公司可能不愿将这些专利技术公布。此外,证监会还规定,外企如存在业务与技术上依赖外国股东,以及商标、专利等使用方面的限制,则要说明保护公众投资者利益的措施。还应披露外国股东住所地、总部所在地国家或地区向中国境内投资或技术转让的法律、法规,以及可能发生的风险等。

  监管框架

  已基本无法律障碍

  发行A股的法律障碍是很多外资企业关注的焦点。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教授昨日在采访中指出,外资在A股上市是对中国资本市场满怀信心的表现,也是中国资本市场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标志,符合美国投资者在华投资的合法利益诉求,也更符合中国资本市场永续发展的目标,且有利于增强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资本市场里的资本没有国籍可言,而资本总是流向投资信心比较强、投资回报比较高的国家和地区,中国适时允许外资公司和银行在中国依法发行股票和债券,主要目的还是加强中国资本市场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刘俊海表示,在此过程中,外国投资公司和银行必须依据中国的《公司法》、《证券法》和其他相关的商事和金融法律,以及配套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确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而现有的《公司法》与《证券法》本身已没有障碍,当前应加紧出台《上市公司监管条例》以及其他重要的资本市场法律法规,并适时推进外商投资立法和《公司法》的并轨。

  时间预测

  外企发A股暂难成行

  著名经济学家曹凤歧对此表示,中国加入WTO之后,按照WTO的相关承诺,将逐步开放中国的资本市场,允许外资企业发行A股和债券,但这个开放需要有一个过程,不可能马上就能够成行。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易宪容则明确表示,在目前的政策背景下,外企真正的上市(指基地在境外的企业在A股上市)还要等五到十年。

  联合证券研究所所长吴寿康也认为,外企发行A股的时间可能没有那么快,因为管理层会首先考虑红筹股的回归,然后才可能是外企来国内发A股。届时市场监管环境将更加复杂,对市场监管也将提出更高要求,中外交易所之间需要更多的协作,因此在会计、法律等中介机构之间层面也需要一个对接过程。

  资深分析人士吴佳表示,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虽然提到外企A股上市及发债,但并没有具体承诺和时间表,虽然允许外企A股上市及发债的时间不好判断,但估计短期内甚至一两年内难以成行。吴佳分析认为,首先必须解决红筹股回归即境外注册企业上市,再次可能是解决香港本地企业回归A股上市,而第三步才可能解决外资企业在A股上市。

  市场影响

  对A股估值体系冲击不大

  对于市场可能受到的影响,吴寿康表示,目前来看外资企业发行A股对整个A股的估值体系和估值水平影响有限,A股股价出现大的波动的可能性较小。

  联合证券鱼晋华认为,此举不仅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更进一步。同时国内投资者也将可以买到国外优秀企业的股票,投资选择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了,而外企发A股对国内股市的影响不会太大。

  民生证券张志民也表示,外资企业在A股上市对市场影响不大,若从中国资本市场长远发展考虑,外企上市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对A股市场反而是一件好事。此前外企A股上市之所以难成行,很大因素是市场承受力有限,今天A股市场

股权分置问题解决了,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承受力大大增强,外企上市时机日趋成熟。

  值得注意的是,A股和港股市场昨日的暴跌也一定程度归因于外资企业将发A股的消息。对此,吴佳认为,外资企业A股上市和发债长远看对A股市场有较大影响。因为一个开放的资本市场,其定价机制必然会慢慢和国际市场接轨,这势必会影响封闭的A股市场高估的定价体系。而从短期影响来说,由于当前A股市场弱势调整,这则“遥远”的消息无形中放大了利空效应。

  而对于可能随之而来的扩容压力,申银万国一位研究员在采访中表示,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待出台,且外资公司若发A股必须在组织架构上进行调整,因此扩容压力应该是渐进的。同时,若外企发行A股,因其优质的基本面及较低的估值水平,无疑会吸引资金回流A股市场,从而对港股市场构成冲击。

  花落谁家

  汇丰、

可口可乐有望饮“头啖汤”

  据新华社报道,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助理阙波上月中旬说,上交所已经考虑引入在中国发展较好的大型跨国公司到上海上市,有关部门正在就此进行市场研究,相信不久就会破题。

  阙波在第三届中国证券市场年会上说,做强蓝筹股市场是打造资本市场核心竞争力最关键的一个方面。应对国际市场的竞争挑战,上交所不仅要做大蓝筹股市场,更要做强这一市场。

  他说,上交所已经在考虑引入诸如汇丰、可口可乐、西门子等在中国已有很好发展的跨国公司,进一步巩固蓝筹股市场的地位。

  专题采写本报记者黄炎钟国斌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