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中小企业投融资报告(续)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1日 10:52 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一期<中国中小企业投融资报告>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深入探索了中小企业投融资现状及其与银行的关系。

  由于正式金融机构提供的融资渠道狭窄,来自其他方式的资金融通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有基于业务关系的上下游企业间资金融通、“亲友企业”的资金来往以及其他非正式的金融方式。本期我们将就这一问题,报告对17个大中城市544家中小企业的调查结果,并对整个报告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

  民间融资普遍存在

  在中小企业中,商业伙伴的信用支持非常重要,由表28可见,中小企业与商业伙伴之间(包括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信用支持普遍存在,被调查公司平均与18家公司之间有此安排,占到交易伙伴数的30.7%。

  不同地区的商业伙伴信用支持有显著差异,表29可见,鞍山、青岛、大连和北京的受访公司在交易伙伴信用支持方面领先于其他城市的受访公司。而海口的受访公司在交易伙伴信用支持方面最为谨慎。

  大部分地区债权人是其他公司(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比例在20%以上,由表30可见,公司间借贷在广州最普遍,债权人是其他公司(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比例达到34.5%,在海口最为少见,仅有5%。

  由表31可见,公司间借贷通过银行安排的比例在天津、宁波和大连最高,达到66.3%、54.5%和43.3%。相同比例在昆明最低。

  公司间借贷需要抵押的比例在珠海、昆明和天津最高,表32显示,三地的此项指标分别达到55.0%、45.0%和41.0%。该比例在杭州最低。

  表33显示,公司间借贷来自供应商的比例在昆明、佛山和广州最高,达到55.0%、47.8%和41.8%。该比例在宁波最低。

  昆明、南京和深圳等地中小企业的公司间借贷来自下游客户的比例最高,表34可见,三地该比例分别达到35.0%、29.2%和28.0%。该比例在大连和天津最低。

  在亲友企业借贷方面,表35显示,公司间借贷来自家族成员/朋友拥有/管理的无业务来往的企业的比例在青岛、宁波和昆明最高,达到54.0%、50.0%和46.7%。相同比例在南京最低。

  对比民间信贷与银行信贷的优点,由表36可见,民间信贷“手续简便”、“可以最快的时间获得所需资金”被认为最突出。

  调查显示,中小企业的现金支付比例很高。表37表明,公司接受客户付款的方式以支票、银行票据和现金最为普遍,分别占到63.4%、54.4%和50.2%。可以发现,高比例现金是中小企业支付的一个特点,这可能给地下非法金融的发展和洗钱留下空间

  由表38可见,公司对外付款方式中,同样是支票、银行票据和现金最为普遍。

  表39说明,中小企业纠纷最频繁的为客户恶意拖欠货款,其下为供应商产品质量低、无端抬高价格或拖延发货。

  由表40可见,客户恶意拖欠货款也被认为是纠纷严重程度最高的事项,供应商产品质量低、无端抬高价格或拖延发货次之。

  在影响公司对交易对手信用管理的因素中,表41显示,“交易对手公司的支付能力及支付记录”,“同客户打交道的时间”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结论及建议

  从我们在“中小企业发展现状”(详见12月10日本报15版第一期<中国中小企业投融资报告>)部分获得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速度加大,财务管理意识和专业化水平增强,企业品牌意识和信誉意识增强,逐渐改善的商业环境也令它们增强了发展壮大的信心。但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资本回报率还不高,家族式的背景依然没有完全脱离。融资路径的狭窄依然在限制他们的长远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融资服务,与中小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相比依然滞后。虽然受访的544家中小企业都与银行有信贷往来,但它们新的项目投资规模不大,并且其中的大部分资金来自企业留存收益。

  中小企业在正式金融体系中的融资主要来自银行。中小银行,特别是股份制银行受到中小企业的青睐。

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无抵押贷款等创新型金融产品受到中小企业热捧。但中小企业的融资路径依然单一,他们通过公开上市募集资金的愿望还有待激发。

  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市场争夺加剧,贷款审批时间在缩短,但总的思路依然保持审慎,这表现为银行信贷较集中于制造业这一传统信贷领域,银行也在批发零售行业寻求新的客户,但对其他门类的中小企业表现得信心不足。此外,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前、贷后检查相对严格,那些缺少抵押物的中小企业尽管项目前景看好,但融资依然困难。

  在正式金融体系融资渠道单一的背景下,中小企业同样青睐民间金融。他们不仅从上下游企业获得信用支持;而且在有些情况下,干脆直接从上下游企业或“亲友企业”那里获得公司间借贷,对比正式金融与民间金融,他们认为,从后者融资更为便利快捷。

  但是,公司间借贷仍存在很多问题,较严重的纠纷也主要发生在上下游企业的资金拖欠上。此外,企业间的现金结算仍然占相当比例,这客观上为洗钱和地下金融的滋生提供了条件。

  综合我们调查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需要持续改善。金融政策上宜进一步考虑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创业板要加快推出,为更多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机会;银行在争夺中小企业市场的同时应创新金融服务,由于中小企业抵押物少,银行贷款方式的创新对于发展中小企业银行业务意义深远,这也是供应链金融、企业连保贷款等新型融资方式受到中小企业客户青睐的原因;民间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打击非法地下金融的同时,也要对另一些健康的民间金融形式加以引导规范,以多元化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贾玉宝、苏峻、梁超杰分别为21世纪经济报道资深记者、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生、深发展企业关系管理部总经理助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