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市场炒风炙热 中小板新股成为“重灾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1日 05:37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贺辉红

  截至昨日收盘,2007年年内上证指数上涨92.94%,中小板指数上涨111.59%。令人称奇的是,两市A股同期下跌的股票仅63只,中小板下跌的个股就达到了53只。中小板股票俨然成了市场杀跌的“重灾区”。

  42只个股跌幅超过10%

  从2007年1月4日到昨日收盘,年内共有46只

股票跌幅超过10%,其中42只个股属于中小板,而这42只股票全部是今年年内上市的新股与次新股。

  在中小板下跌的个股中,有6只个股跌幅超过40%。其中,汉钟精机下跌51.36%,中核钛白下跌44.89%,斯米克下跌43.16%,三金股份下跌42.95%,三特索道下跌42.31%,正邦科技下跌41.02%。跌幅排前十名的个股全部都是下半年上市的股票。

  在统计数据中,记者注意到,首日上市涨幅较大且在下半年上市的股票跌幅都居于前列,不单是中小板新股走势如此,在主板中,市值最大的股票中石油也在跌幅前列。分析人士认为,上市定价过高,市场资金充裕,使得很多新股在上市首日就一步到位,当天的价格就成了最高价,接下来就是一路下跌。

  如汉钟精机,上市首日最高价达到44元,随后一路走低,昨日收盘价仅为21.4元,最低价曾跌至18.8元,2007年预测市盈率仅为57.6倍。中核钛白上市后在高位徘徊三天,随后一跌再跌,最高价达35元以上,最低仅为14.61元,昨日收盘17.8元。

  三因素促成下跌

  中小板新股之所以有如此大的跌幅,市场炒风炙热是主要原因。目前,股市中有不少所谓新股炒家,专门瞄准新股进行炒作,几乎是每一个新股都有这种炒家进出的身影。此种炒作,使得新股上市开盘过高,后续买盘不足,股价自然下跌。一些专业人士在给新股定价时往往也将价格定得非常高,进一步助推了新股炒作之风,令不少散户买入后深套其中。

  中小板流动性不足的自身缺陷,也是其上市后迅速沦为下跌一族的重要原因。有的股票上市当天换手率超过80%,一时的供应不足造成短线大幅度上涨,但随后就出现狂跌。如广陆数测,上市开盘43元,当日拉到53元后收盘,第二天和第三天连续跌停,破位43元,此后几乎无反弹,仅仅10天后就跌到28元,上市当日所有买入者损失超过40%。又如拓邦电子,开盘39元,最高居然达到71元,收盘60元,随后连续4个跌停板,破开盘价,最新价则只有23.24元,相比最高价,跌幅居然达到68%。

  机构投资者的结构不合理,也是造成中小板新股很受伤的一个原因。目前

证券投资基金规模尽管达到2万亿元以上,但针对中小板的却很少,只有一两个指数基金。三季度,市场投资风格发生逆转,基金重仓的蓝筹股涨幅惊人,而中小盘股票彻底沉寂。当时,市场针对中小盘股票的买力严重不足,而该类股票估值又比较高,整个中小板的投资气氛十分疲弱。此种情况下,新上市的中小板个股在经过首日炒作后,后续上涨动力被完全消耗。这个趋势一直延续到11月底。在这段时间里,中小板绝大多数个股被边缘化,成交量萎缩到了让人不敢相信的地步,几乎没有投资者敢碰这类股票。

  炒新热回归理性

  不过,记者在采访明达

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刘明达时得知,部分私募基金在当时就已经悄然介入中小板部分成长性较好的个股。这一消息在12月初期的中小板的涨势中得到了印证。

  事实上,在一个理性的市场中,定价过高的新股,下跌是一个必然过程。如中石油,上市首日高达48.6元,接下来的交易日一路下跌,目前仍在30元附近徘徊。统计数据显示,除了指数型基金外,机构投资者很少买入该股票。该股票目前排在跌幅榜第11位。

  值得庆幸的是,近期中小板发行的新股似乎正在改变这种趋势。首日上市的涨幅在缩小,而新股上市后的表现在转好。如利达光电、劲嘉股份和路翔股份等。这与中小板目前的市场气氛有一定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小板炒新热潮正在回归理性。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