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交强险:听证之前尚有硬伤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0日 07:26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王石川

  中国保监会日前公布了将于12月14日在北京会议中心参加交强险费率调整听证会的全部22名听证代表以及15名旁听人员的名单。听证代表中包括投保人代表12名、社会公众代表4名、有关协会代表3名、专家学者代表3名。

  程序正义是实质正义的必需路径,也是保证实质正义的有效前提。当前,听证会制度已经走入公共事务,作为一种把司法审判的模式引入行政和立法程序的制度,它给公众参与政府决策提供了平台。听证在前,决策在后。听证会的最大意义在于,通过听证代表的观点博弈,使政府决策趋向公开化、透明化和合理化。因此,在这一语境下,审视交强险费率调整听证会,我们稍觉心安。但是,即将到来的交强险费率调整听证会,仍面临两处硬伤,若处理不当,势必造成隐患。

  其一、预设时间太仓促,给公众参与的时间太紧迫。我们知道,12月3日,保监会发布公告称,拟就交强险费率调整、责任限额举行听证,但听证权利人报名截止时间是12月6日中午。短短3天(其实前后不足3天),如果没有足够的宣传措施,绝难让公众有足够的时间知晓听证会,更遑论参与报名。7日,保监会公布了参加听证的代表,称14日将举行听证会,短短7天时间,亦显仓促。我们知道,既然是利益博弈,听证代表就必须进行必要的准备,这种准备需要做好详备的功课,一周时间,过于急迫。

  事实上,正因为预留时间太不宽裕,听证代表的遴选有粗鄙化之嫌。比如,在报名期限允许内,保监会报名信箱共收到388封邮件,其中有效的报名人数分别为:投保人代表82位,社会公众代表69位,旁听人员52位。有效的报名人数不过两百有余,这数字也太寒碜了,须知,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

机动车保有量为15281万辆。参与人数之所以如此之少,与动员不力有关,还与时间紧迫有关。尤其令人感慨的是,听证代表中的车主代表一大特点是,较集中为北京地区居民———12位投保人代表中有6人是来自北京。这种现象固然与抽签有关,固然与北京车主参与度高有关,从侧面看,亦与全国其他地方的车主,没有充裕的时间参与有关。

  有业内人士称,保监会作为听证的发布机关,有义务使权利人在合理的时间内充分知悉听证公告,而不是突然袭击性质。此前,保监会公布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业务年度交强险专项

审计报告,这项报告,比原先承诺的“9月份之前”晚了几个月。一缓一急,一慢一快,两厢对照,耐人寻味。

  其二、历史遗留问题仍未解决,公众疑问尚未得到合理解释。公众对保监会报告的疑问集中于三处:全国交强险业务承保率只有约38%这么低吗?交强险赔款支出139亿元,各类经营费用141亿元,经营费用怎么比赔款支出还高?既然交强险出现账面亏损,为何还要提高保额、下调保费?遗憾的是,面对公众的强烈质疑,相关部门语焉不详,根本无法给予公众一个合理而准确的答复。

  我们知道,交强险是公益性险种,其根本原则是“不盈不亏”,而且,既然作为非商业性险种,其具体账目就不存在商业秘密一说;既然是一种强制性险种———任何机动车必须承保,公开透明化应是交强险的基本底线,为何不能以最大的诚意、以最透明的方式接受全国车主的检阅和审查呢?如果公众的三处疑问得不到有效答复,所谓的提高保额、下调保费就是无的放矢,因为如果没有科学的数据作参照,那么该提高多少保额、该下调多少保费,就难以准确核定了。

  可以说,交强险自从诞生那一天起,就在民怨鼎沸中成长,没有一天不被质疑。究其因,在操作层面上,相关部门缺乏对民意的尊重和良性互动。我们犹记得,当初交强险费率正式公布前,并未举行价格听证会,是保险行业协会的单方面行动。此次,我们终于等来了交强险费率调整听证会,又岂能草率行事、匆忙上阵了之?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