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藏家吴湖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4日 05:32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文/张春记

  吴湖帆生于晚清,出身苏州名门,由于社会环境的转变,他属于最后一代的传统文人,因而从他身上也折射出了古老艺术在近现代发展的痕迹。

  吴湖帆的绘画为人赞誉。他从正统派入手,并由此上溯,对诸家画派多所师法,这在当时的画家群体中并不多见。在上世纪40年代,他已名震东南;作为吴人,他继承发扬了吴门画派的精粹;身处上海,以他为首的三吴一冯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与他的绘画艺术同时还为人们称颂的是他的收藏。他的收藏,为其创作、鉴定提供了丰厚的资源和坚实的基础,这也是传统画学的一大特色。如今,这些艺术品虽然大部分被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及其他公私机构收藏,但从某种角度讲,未尝不是吴湖帆生命的延续。

  吴湖帆梅景书屋的收藏,以其藏品丰富且精品较多,闻名遐迩。吴湖帆先生嫡孙吴亦深先生著文称:“在众多与‘梅影书屋’有关的梅花之中,最广为众所周知者,即宋景帝年间刻本《梅花喜神谱》与《宋汤叔雅梅花双爵图》两件,此亦为‘梅景书屋’名称之由来。”汤叔雅为宋“墨梅”创始人杨无咎之甥。《冬心画梅题记》曰:“叔雅画梅,曾见于吾乡梁少师乡林家,不愧逃禅叟(杨无咎)。”吴湖帆记其“受画梅遗法,而杨以踈名,汤以密实”对前辈多有创新。观其画,但见千花万蕊,锦簇芳浓,风前月下,不胜繁华春色。《吴湖帆文稿》对之有详细的描述“图作老梅一树,枝杆盈百,花朵数千,翠鸟欲语,粉香玉色,绝似绵绣画屏”,因而吴将之奉为“宋画中神品也!”并在日记中写道 “与宋刻《梅花喜神谱》同贮,名吾居曰梅影书屋。”

  吴湖帆的藏品来源,大致有四。一,吴大澂遗留。吴大澂精鉴赏、富收藏,对金石书画颇有研究,为官之余撰写了数部有关古文字及书法方面的重要著作,他所藏字画多归吴湖帆。二,沈韵初所赠。沈韵初为吴湖帆外祖父,亦有不少收藏,其中以董其昌书画为多,曾以“宝董阁”名其斋室并请人治印。董其昌对吴湖帆颇有影响,沈韵初将所藏董氏书画悉贻吴湖帆,故在梅景书屋的藏品中,董其昌的作品一直占有显著的份量。 三,潘静淑嫁资。潘静淑乃苏州名门,其祖上历代喜收藏,“攀古楼”所藏文物富敌东南。潘静淑过门时曾以部分藏品为嫁资,如宋拓欧阳询《化度寺塔铭》、《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等。四,购买及交换。购买与交换藏品是书画收藏的重要渠道。吴湖帆自1924年到上海后非常注意收揽文物,特别是字画。我们可以在诸多经其收藏的古书画上发现其斥资购入的记载。

  吴湖帆的收藏当然是以书画为主,大大小小有千件左右。吴湖帆生前曾经编制了收藏目录,皆亲笔抄写,除了《吴湖帆文稿》中刊印的《吴氏书画记》外,尚有《梅景书屋书画小记》和《梅景书屋书画目录》,当然,前者所收录内容最丰富。这虽然不能得知他收藏的全部,但基本可以知道其大概情况。《梅景书屋书画小记》共有三册,从自述可知,成于1933年,属于比较规范的书画著录,他在前言里叙述了梅景书屋收藏的缘由。

  《梅景书屋书画目录》,无确切的纪年,该册有《宋元集册》,也就是吴湖帆1936年发现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卷》之残卷《剩山图》的那一套册子。这说明它成书于1936年之前。从其字体分析,或在《梅景书屋书画小记》之后。该目录仅仅登记书画512件作品名称,对其附属内容一概从略。今秋匡时拍卖中所征集到的王石谷《写宋人词意山水册》十二开(册页签条作“王石谷写唐宋人词意真迹” 十二帧,实为一物)名字赫然在内。

  从可据的梅景书屋收藏名单看,吴湖帆对清中期之后如扬州画派、海派作品并不钟爱,他收藏下限的重点是清六家,自此上溯,精品颇多。对于重要和非常喜欢的藏品,自然礼遇有加。如称宋代汤叔雅《梅花双爵图》为“神品”,并封为“梅景书屋镇宝”; 慈禧对此画也珍赏不已并亲自临摹一本,并于光绪己丑(1889)年元宵节时将临本与真迹一同赐予潘祖荫,而潘祖荫又是吴湖帆夫人潘静淑的叔公。所以这件作品就成为潘静淑、吴湖帆夫妇二人“梅影书屋”的藏品。吴湖帆视之如至宝,在画的锦套上自题“梅影书屋镇宝”之语。这件古代名迹上一次与公众见面是1937年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而第二次公开露面,则将是在12月1日开槌的匡时07秋季拍卖会上,前后历经整整70年,这无疑将是大陆秋拍的一大亮点。他又跋写黄公望《剩山图》是“画苑墨皇,大痴第一神品”;而得到了王石谷《写宋人词意山水册》十二开后,认为其余王石谷作品皆可“屏去而无憾”等等。要么就是对中意的藏品再三题跋,反复咏之,多次钤盖收藏图章。这从今天可看到的梅景书屋藏品上可以得到证实。

  梅景书屋丰富的藏品,为吴湖帆的创作和鉴赏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他的鉴赏,实际体现了传统书画鉴定的特色,即绘画创作、收藏与鉴定的密切合作,这一点,和米芾、赵孟頫 、董其昌以及张大千、谢稚柳是同样的。吴湖帆就鉴赏书画方面很少有文字著述,他往往在历代书画的裱边、诗塘直或珂罗版画册上书写其品鉴意见和对画史的研究心得,片言只语中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如他在王石谷《写宋人词意山水册》就一题再题,前后竟达八次之多。如:

  石谷子临摹宋元工(功)力最深,故笔墨间变化亦最多,晚岁之作,自匠独运,元气淋漓,逈非他人可及。或诋石谷画无书卷味,实非具真识力也。盖石谷寓雅秀于笔墨之内,与南田、麓台不同,有或出门弟辈代作,便落滞相。次册为晚岁兴到所作,更觉丰韵独绝,贮之巾箱,永充文房良伴可也。石谷有知,应笑许余为知己。

  这段跋语写于壬申(1932年)七月,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