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石油板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1日 14:45 中国石油石化杂志

  中国石油成功上市后,A股市场的石油石化板块将基本反映和代表这一行业的发展态势,并将在A股占据重要的权重,有望形成金融、石油和电信“三足鼎立”的结构。

  -文/本刊记者 张 娥

  如今,中国的石油股似乎已经等到一个历史最佳时期:国际油价在近几年持续上升,目前处于每桶90美元以上的高位;而国内资本市场在股权分置改革后人气旺盛,股指翻了5倍多,徘徊在近6000点的高位。

  在这样的双重“牛市”背景下,中国石油旋风式进入A股,中海油旗下的子公司蚂蚁搬家式进入国内资本市场,中国石化作为老大长期盘踞市场。随着今后三大巨头的会师,这个新石油板块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明天。

  中石油“龙头”地位

  随着中国石油顺利登陆A股市场,这家亚洲最大的石油公司最终轻松成为中国股市总市值位居第一的“巨无霸”,并成为新石油板块的核心。

  此前,国内资本市场的石油板块主要由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旗下的子公司组成,其数目和力量因为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整合战略而大大减少和削弱。

  如今,中海油服、中国石油A股成功上市,中国石化的整合战略继续推进,以国资委旗下石油资产为主的国内资本市场新石油板块将正式浮出水面。

  市场人士认为,中国石油发行A股,将大大增强A股市场石油化工行业的样本代表性,结束中国石化在A股市场石油化工行业中一股独大的局面。

  招商证券研究员认为,中国石油在内地资本市场的出现,将使原来的石油化工板块变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石油板块。“以前只有中国石化一家较大,如今有中国石油、中海油服和海油工程以及未来的中海油,这些企业的组合将在A股市场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石油板块,在A股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于中国石油A股上市后对石化板块估值的影响,业内普遍认为,在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及油价继续高位震荡的市场环境下,中国石油具有较高的成长性,从上下游一体化角度对比看,除中国石化之外,石化板块的其他石化股与之并没有太大的可比性。“因此,预计中国石油上市后在带动中国石化股价上涨的同时,将与后者一起‘双轮驱动’,提升整个石化板块的估值。”

  中海油“策马加鞭”

  早在2000年,三大石油巨头就争先恐后在海外上市。2000年4月,中国石油率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为第一家进入境外资本市场的石油公司。随后,中国石化于2000年10月成功登陆海外资本市场,2001年2月27日和2月28日,中海油股票分别在纽约和香港成功上市。

  事实上,海外上市可以说是中海油一直难以释怀的情结和心病。中海油向国际资本市场跨出试探性的第一步是在1999年10月。当时,中海油公布的计划是:在全球发行20亿股新股,除两亿股计划在香港公开发行外,其余18亿股将在全球范围内配售。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外界一致看好中海油的融资前景时,中海油却在全球路演的最后一周里决定推迟股票发行,此后一拖就拖了两年。

  如今,回归A股市场,中海油依旧落在了另外两大巨头的后面。

  分析师表示,“这将再次令中海油感到尴尬:不论是资产质量、盈利能力,还是管理层经验、国际化水平,中海油都不逊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但至今却还未能登陆A股市场”。

  石油股回归国内A股市场,这不仅是多数石油企业多年的心愿,更是石油企业谋求更大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中国石油的成功回归,中海油的回归必定会加速。中海油服9月28日成功登陆A股,正式拉开了中海油系回归的大幕。”深圳一家海外投资管理公司的人士如此预测。

  目前,资本市场上的中海油系有四家上市公司,分别是中海油(0883.HK)、中海油服(2883.HK)、中海化学(3983.HK)和海油工程(600583.SH)。其中,中海油服和中海化学属于H股,在内地可以直接发行A股股票,海油工程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直接发行上市的国内上市公司。

  当前“双牛”的背景下,中海油服上市首日就赢得了机构和股民的热情追捧,首日收盘价39.9元/股,涨幅高达196%,大大高于市场预期。

  中海油服、中国石油已经回到了A股市场,这对中海油来说,既是激励又是鞭策,中海油必将加快登陆A股市场的步伐。

  中石化影响几何?

  随着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海油三大巨头会师A股,石油板块将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虽然三大石油公司都属于石化板块,但中国石油上游的油田业务比中国石化多,因此盈利能力和净利润比后者高很多。这样,中国石油A股上市之后,市场对其股价定位及市盈率势必都要比中国石化高。”国海证券行业研究员认为。

  市场认为,中国石油回归对中国石化的冲击应当是显而易见的。很多基金经理此前表示,中国石油发行价格合适,盈利前景不错,肯定会优先购买中国石油的股票,只不过是配置数量多少的问题。

  今年一季度赢利增长100%的中国石化,一季度却遭遇基金大规模减持。持有中国石化的基金从去年四季度83家减少到今年一季度48家,所持中国石化流通股比例从40%减少到20%,QFII、社保基金也先后从中国石化撤离。

  当然,最令人担心的是,随着最能赚钱的中国石油红筹回归,中国石化这样的蓝筹将黯然失色。以石油勘探开采为主的中国石油,其利润率比以石油炼制、石油化工为主的中国石化要高得多。

  这样的话,基金不得不“喜新厌旧”地进行配置大调整,那么,中国石化会不会再次成为机构及散户的抛售对象?

  不过,有专业人士对此持相反的观点。

  银河证券研究员李国洪认为,中国石油回归对中国石化不会产生不利影响。两大公司结构上存在很大差异,从盈利模式来看,中国石油的特点就是上游大,下游小,而中国石化的特点是上游小,下游大。

  此外,中国石油除了具有行业垄断的优势地位,也有着国有老牌企业的通病。中国石油所辖子公司众多,旗下上市公司股权掌控关系复杂,各公司还存在主业相互重叠,无奈进行同业竞争的不利困局等等。目前,中国石油集团旗下除了中国石油外,还拥有石油济柴(000617)、中油化建(600546)、大连圣亚(600593)等A股上市公司。

  事实上,中国石化并不害怕机构抛售。在中国储量进入发现高峰、成品油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中国石化相对于中国石油具有更大的优势:较小的上游,对于储量发现更敏感,普光气田的发现就是例证;较大的下游,更能享受到国内汽车消费带来的益处。

  中国石化的生产一体化优势正逐步显现出来。今年上半年,在

原油价格同比回落的情况下,侧重于上游勘探开采的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的业绩与去年同期持平和略有下滑;具备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的中国石化虽然上游勘探业务盈利有所下滑,但下游炼油和化工业务盈利能力的增强,带动了公司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65.50%。

  石化研究员分析,中国石化股价今后上涨的催化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中国石油A股上市提升其估值水平;二是收购集团拥有的海外油田资产;三是

成品油价格改革;四是普光气田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以及其他油气发现。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