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误导性言论有加剧股市波动的危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0日 01:35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邹民生

  中国A股市场又进入近千点的大幅波动时段。关于股市的各种言论也随之而起。人们对股市看法产生分歧,本来是件平常的事情。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与历史事实明显不符的说法出于“名人”之口,并在媒体上广泛传播,有加剧股市波动、虚耗市场资金运作效益的负面作用,对市场的影响不能小看。

  股市是信用、信息、信心,“三信”市场。舆论的影响,起码在两个方面,即对信息和信心的影响非常大,也就是说对真实信息的传递和基于对真相的了解而保持理性态度的信心影响是非常大的。前两天看到一档财经访谈节目,有位“独立经济学家”的一席话,除了让人错愕之外,更添了一份这类言论对市场干扰的担心。

  概括起来,这位“名人”的言论有两条,一是股市像赌场,玩的就是“零和游戏”;二是股市中90%散户亏钱,只有政府是赢家。另外,联系前些日子这位“名人”对A股要回落至4500点的预言,可以发现,他对A股市场是很有看法的。然而,他的这些言论符合事实吗?是经过实证研究、有可靠数据支持的吗?

  先来看所谓“赌场论”和“零和游戏”问题。这种言论在市场上已流传多年,一点也不新鲜。问题是,这种说法成不成立?据称,这位“独立经济学家”曾在美国一家大投行做过,我们就来看看美国的例子。我们只要调出一张从1928年到2007年道·琼斯指数月度走势图,就可以发现,美国股市对美国经济社会的影响非常正面。总体上,美国投资者从股市中分享的收益是很明显的,并不呈“零和”的结局。

  而“赌场论”和“零和游戏”的说法,其实是对股市在全社会范围内,通过虚拟经济的运作程序,对各种有形无形的社会资源、自然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并具有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功能的否定;是基于一种错误的世俗看法,对经过实证研究、有历史数据支持的金融理论的否定。真不知道,这位“独立经济学家”师从的是哪位大师。而另外,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说法,也不符合事实。

  这里,以大家熟悉的中国A股市场为例,首先,从总体上看,A股市场的开设,至少有三次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是1990年代初的市场开设探索期,解决了一些困难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企业的融资难题;二是从1990年代的中期开始,为部分国有企业的融资困难提供了化解渠道;三是从2005年启动股权分置改革开始,为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特大型国有企业做实资本金、做大做强,创造了条件。而这些企业命运的改变,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正面影响是巨大的。

  其次,从市场自身特别是投资者总体情况看,如果我们从投资的角度,而不是短线投机的角度看,如果我们在理性的投资点位而不是非理性的投机点位(非理性的高点和低点)介入,收益也是明显的。以宝钢为例,即便在股市低迷的时候,也有过其分红相对与股价可得收益近10%的回报区间。更不用说2006年初和2007年初介入市场的投资者的平均市场收益了。其实,只要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企业有好的利润率和对投资者合理的分红回报,股市投资的正面意义是明显的。

  再就“赌场论”和“零和游戏”这个说法本身来讲,也是自相矛盾的。这里,暂且撇开道德判断和文化判断,以及不具有统计意义的极个别案例来看,赌场也不是“零和游戏”的场所,而是一种消遣性服务业,它的经济含义也是明显的。比如,香港的赌马,普通参与者得到了一份消遣,与赌马相关的行业创造了就业,而政府得到了税收。怎么能说是“零和游戏”呢?典型如美国赌城,就更不用说了。而把“股市”比作“赌场”,在专业上就更不严谨、更离谱了。

  从柜台交易算起,A股市场发展到今天,差不多有20年左右的时间了。市场对各种言论曾经有过多次激烈反应。比如,千点论就曾引起过很大争议,而股指真的也就落到了1000点以下。如今,市场又从1000点上升到了5000点,理由在哪里,没有看到包括千点论者在内的研究人士的有力解说,而误导性言论扰动市场出现巨幅波动却是这样真切地让投资人尝到了滋味。

  这里举出那位“独立经济学家”的例子,也只是一个“现在进行时”个案。除此之外,其他来自机构和有关方面的扰动市场的言论也历历可数。问题不在于这些个案本身,而是

证券投资市场需要有怎样的舆论信息规范。因为,股市是一个直接与资金投资盈亏相关的特殊利益场所,又是一个对“三信”高度敏感的场所。信息舆论传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其中的强势话语,常常会直接影响市场的波动和利益格局及其走向。

  那么,在这个利益关联方复杂多样的市场中,谁是强势者?谁拥有更多话语权?谁又能比较多地影响这个市场?通常有三类,一是市场主力及其服务机构,二是所谓经济学家或专家,三是相关政府部门。他们除了以自己特殊的方式,比如主力以资金进出等方式影响市场,政府相关部门以政策措施等手段来影响市场外,还有一个方式,就是通过对市场的言论来影响市场。这是一种非常明显的话语权格局。

  这种格局的形成有其天然性。而对一个要求公平、公开、公正,特别强调信息透明性的市场来说,信息传播的及时、准确、完整以及对称与否,会直接影响投资者行为和他的盈亏收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观察一个机构或个人的言论,除了真实之外,更要注意是在什么时间点上发表的,会对不同投资人有什么影响,以及这种影响会让谁受益或者受害。也许,某些言论或研究报告从局部看是没错的,但在股市上有太多事实表明,所有不当言论除了真实性外,都和发布的时点诡谲有极大关系。

  现在,关于股市信息的传播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所占比重,就像娱乐报道一样太多、太不成比例了。而对股市的评论又以短线甚至超短线为多,真正以第三方眼光,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洋、只唯实,用冷静的态度、实证的研究,来讲清真相的反而少见。因此,在我们期待股市走向理性成熟的时候,规范信息舆论行为,既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平抑股市巨幅波动、增强投资者信心、提高市场资金运作效率的必然要求。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