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P摩根:亚太股市最昂贵 奥运不会成为拐点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6日 02:38 第一财经日报
JP摩根首发2008年亚太投资报告 舒时 尽管离鼠年还有一段时间,国际投行已经开始为全球投资者准备来年的形势分析报告。11月15日,摩根大通证券(亚太)公司首先发布了由110名全球分析师、12名策略师及13个行业团队共同撰写的亚太区鼠年投资报告。 连日来,亚太地区的股市波动正挑战投资者的敏感神经,究竟来年股市发展前景如何?估值日渐高涨的亚洲市场能否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美国次贷危机与中国的通胀是否将结束新一轮的股市繁荣?投资者需要有全面而专业的答案。 11月15日,该报告的作者之一、摩根大通证券(亚太)公司董事总经理,亚洲及新兴市场首席股票策略师莫爱德(Adrian Mowat)在摩根大通香港总部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的专访。 高估值成为主要风险 《第一财经日报》:亚太股市的繁荣背后,是日渐高涨的公司估值,我们看到,中国内地和香港市场的PE值正不断上升,你觉得目前的趋势能否维持下去? 莫爱德:在2008年,市盈率重估趋势会延续,盈利增长理想的公司股票将会进一步上升;但随着亚洲股市进入牛市的第六年,高估值也成为目前的主要风险。亚太地区已经成为最昂贵的市场,甚至连日本都受到了影响,公司估值也开始上升。 不过我和大家关注的焦点不同,有人关心牛市能否维持,而我看的却是它为什么会赢得投资者这么高的估值,导致PE高涨基本原因是否发生了变化,亚太市场的经济结构是否发生了变化?我想说的是,亚太公司的高估值因素不仅没有发生变化,而且相比以前,公司发展更为强劲了,现在不能把目光盯在PE上,而是要关注通胀及经济增长因素。大家只看到中国的PE很高,但是我们发现PEG(市盈率增长比率)并不高。 《第一财经日报》:在目前的估值水平下,你觉得还会有资金流入亚太股市吗? 莫爱德:亚太地区的公司估值会继续受到支持,主要原因是企业盈利情况良好。另外,除了传统投资者、私营银行、私募股权、企业闲资以及地产基金外,亚洲股市迎来了QDII、“港股直通车”、国有资产基金等新势力,这些新投资者均为增长型。更加多元化的投资者类型应可有助于减少波动。自9月份至今,4只QDII基金已获得中国内地投资者370亿美元的认购,远超过160亿美元的配额。 现在,新兴市场上的中资银行企业、巴西材料公司、印度材料和消费品等公司已开始收购新兴市场公司的股权。除此之外,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2000亿美元等国有资产基金也可能展开投资步伐。 新兴市场相比已发展市场之增长优势增大,加上新兴市场和已发展市场股市波动差异之缩小,令资产配置持续转向新兴市场。 保持出口优势与通胀平衡 《第一财经日报》:美联储的利率政策与美国经济的表现在来年会不会冲击亚太市场? 莫爱德:对于美国与亚太国家的联动,的确,美国经济出现了一点问题,美联储已经采取降息政策,这无形中给亚洲国家的央行决策者施压,使他们面临困境——该地区经济正进入连续第五年的增长,有些地区已经出现物价上升的势头,但随着美国降息,亚太经济体需要在保持出口优势与控制通胀之间作一个权衡。一方面,他们如果要保持出口的增长,就得冒通胀上升的风险,当然在这种情况下,股市及楼市会继续攀升;另一方面,如果他们提升利率,最终将会导致货币升值,出口受影响。 《第一财经日报》:你在报告中似乎对通胀问题尤为关注,为什么? 莫爱德:亚太经济体都很关注出口,我认为出口部门很重要,但是从整个经济体来看,促进经济体内消费更重要些。亚太区除了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其他市场的内需所占比重更大。如果适当升值本币,亚洲国家可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力,也可以控制通胀的输入。由于经济会继续增长,所以公司收入也将上升,PE也会继续。 再看股市,大部分市场上出口公司占股市的成分都很小;我特别看过中国,如果人民币升值,出口公司所占的市值很小,不会影响到股市波动。 《第一财经日报》:近来,中国的CPI指数令市场忧虑,你觉得有什么比较好的措施可以解决?央行是否应该大幅加息解决问题? 莫爱德:目前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和流动性都处于正常轨道上,对于CPI,我们认为尚属温和,并不需要特别担心。 中国加息的空间实际上有限,尽管目前中国的实际利率为负,但是不要忘记,中国和西方国家不同,国民储蓄率相当高,中国正设法促进内需,让大家把钱用于消费,如果加息幅度过高,并不是好事。我们认为让人民币升值是最好的对付通胀和流动性过剩的办法。 奥运是中国经济增长之果 《第一财经日报》:很多人认为奥运会可能成为中国股市的转折点,你怎么看? 莫爱德:不会。奥运会不仅是最为重要的体育赛事,亦是重要的经济现象。由于需要兴建体育设施及公路,建筑投资及零售业将直接从中受惠,但这些将随着比赛的结束而终止。不过这种经济效应主要取决于主办地的经济规模及其所处的发展阶段。 对于美国等经济大国而言,奥运会在很大程度上属地方性事件,奥运会的举办并未对整体经济的增长及投资产生较大影响。上世纪80年代末韩国举办了奥运会,也没有出现转折点现象。 对于一些经济规模较小的发达国家而言,奥运会可能是一项重要事件,但对于像中国这样飞速发展的经济大国则并非如此。北京是全球最大的城市之一,但就中国巨大的经济规模而言,其在经济中所占比例并不高:2006年对GDP的贡献仅为3.7%。“奥运会效应”在北京之外的省份较难体现。 即使在北京,这种效应是否非常显著也还不得而知。北京2006年GDP增长为12%,在一般情况下属于较高水平,但就中国目前的标准而言并不算高。在中国内地的31个省市中,北京去年的GDP增长仅排第21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9%,远低于吉林的48.3%及河南的37.3%。 总之,在2008年奥运会之后,我们预期中国经济仍将继续快速增长。奥运会相关的各个经济领域(居民开支、企业以及公用事业)的发展将为中国经济中期的持续、稳健增长提供支持。奥运会是中国经济近年来大幅增长的结果而非成因。 相关报道: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