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上柴股份纳入上汽:年内无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4日 00:00 中国经营报

  上柴股份(600841)脱离上海电气集团,转身纳入上海汽车集团经营体系的脚步恐怕并不会走的很快。上汽集团有关人士对记者透露,年底之前完成收购的可能性不大,“具体的股权转让方案仍在讨论中,资产评估和各方协调也需要时间”。

  上柴股份在11月5号的最新公告中表示,公司控股股东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于2007年9月26日签署了股份转让意向书,目前,上汽集团已完成对公司的尽职调查,双方正在商议有关公司50.32%股份转让的具体事宜,且就股权转让事项的有关问题正与相关部门进行汇报、沟通。从8月9号开始至今,上柴股份停牌已经三月有余,如果年底仍不能确定方案,这意味着其停牌时间将可能长达5个月。

  上述人士指出,一方面对上柴股份的资产评估和上柴股份的资产剥离情况都有待进一步清晰,另一方面,作为在国资委主导下的资产整合,近期上海市主要领导的变动也给此次转让增添了不确定因素。

  商用车的诱惑

  从优势互补和产业链整合的角度看,上柴股份大股东从上海电气集团易主为上汽集团应该是一桩双赢的结果。

  业内人士指出,今后几年,商用车(客车和卡车)将是上海汽车集团发展的一个重点;而控股上柴股份,将可以逐步解决关键总成件柴油机的供应问题。

  “上柴股份业绩不佳导致该公司寻找外部力量来改变经营现状的可能。而上海汽车目前希望通过收购兼并迅速提升商用车及核心零部件生产能力,双方的合作有较强的互补性。”平安证券研究员余兵指出。

  从上柴股份的角度来看,尽管公司在

发动机整体研发能力上较强,但因为在产业链上太孤独,无法与下游产业达成联动,导致市场越做越小,经营业绩不尽如人意。而在与同行业的潍柴动力(000338)和玉柴集团的市场竞争中,也并无明显的优势,这使得上柴股份寻求“靠山”的愿望较为强烈。

  “如果上柴股份将成为上海汽车集团麾下的一家上市公司,与汽车业就真正形成了密切的联系,这对于未来上柴股份的柴油机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国泰君安研究员张欣指出。

  从上汽集团的角度看,其今后几年商用车是一个发展的重点,而作为关键总成件的柴油机,也因为拥有了上柴股份而使矛盾迅速地得到了化解。“从行业竞争角度看,即将通过一汽轿车(008000)实现整体上市的一汽集团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为了与之相对应,上汽集团也需要柴油机这块业务”,天相投顾一位人士指出。

  国资委主导

  尽管客观上看,这应该是一项对彼此都有利的合作,但是经过本报记者了解发现,这次股权转让或许并非上海汽车集团或者上海电气集团主动提出的,而是在他们共同的东家----上海市国资委主导下的一次“拉郎配”。

  “我们本身并没有很强的愿望去获得上柴股份的控股权,主要是上海市国资委牵的头,整个过程应该说也在国资委的主导下”,上汽集团的一位人士对记者透露,不过这种资源整合对于上汽集团来说并非不可接受,毕竟获得柴油机资产有利于完善其产业链,“但是我们还是希望获得的是一个干净的壳,其他包袱能少就尽量少”,上述人士坦言。

  张欣则从积极的角度评价上海市国资委这次“拉郎配”的行为,“上海电气集团与上海汽车集团达成转受让上柴股份股权的协议,乃是上海市工业结构调整、资源整合重组的一个关键步骤,具有积极的意义。”

  对于准备借道上电股份回归A股的上海电气集团来说,这次把与其主业关联度不大的上柴股份剥离出去,也是一件乐意为之事情。

  目前,上海电气已经形成集中发展电站及输配电装备、机电一体化装备、交通运输装备、环保装备、重工装备等核心产业的战略,增强了设备总成套、工程总承包和为客户提供现代综合服务的核心竞争能力。

  “把上柴股份转让出去符合上海电气做大做强主业的意愿”,东方证券电力设备研究员邹慧指出。既然要通过上电股份实现整体上市,旗下仍然拥有众多的上市公司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势必要对上柴股份和上海机电(600835)有所动作,这次转让所持上柴股份50.32%的股权应该也是其“瘦身”行为之一。

  另一个同样关键的原因在于,上柴股份的盈利能力近年来实在差强人意,对于上海电气的意义无异于“鸡肋”。

  日前公布的上柴股份三季度报显示,1—9月份,上柴股份每股收益仅有0.031元,上半年收益则为0.007元,去年该公司全年净利润为4.47亿元,每股收益为0.027元。

  上汽只要柴油机资产?

  事实上,上海市国资委的意志主导和上柴股份盈利能力的不尽如人意,也直接导致了在此次股权转让过程之中,上海汽车集团处于更加强势的地位。

  一位接近上柴股份的人士(平安证券的余兵)指出,“尽管上海电气对上柴股份无心恋战,但是对上柴股份感兴趣的买家并不多,上汽集团此时接手上柴股份,应该说是处于比较有利的位置。”

  上述上汽集团人士在和本报记者的谈话中,则把这种强势表露无遗,“我们其实只对他们的柴油机资产最感兴趣,其他的资产就最好不要拿进来,越干净越优质的壳越好”。

  根据公告,上海电气向上海骑车进行股份转让的具体价格将以净资产为基础,综合考虑净资产收益率及市盈率等因素确定。三季度报显示,上柴股份截至9月30号的总资产为31.59亿元,净资产为18.35亿元。据张欣估计,上汽集团需要付出的代价约为9.5~12亿元。

  而在公告了股权转让公告之后,上柴股份的一系列资产清理活动则可以看作这种意图的展开。

  9月29日,上柴股份公告,将旗下两项资产的股权出售给上海电气集团。其中,以2.394亿元出售所持的上海浦东伊维90%股权,以5740万元出售所持有的上海日野50%股权。这一出售行为已经在10月15号的临时股东大会上获得通过。

  紧接着,在10月9号的公告中,上柴股份表示,上海电气和其全资子公司上海东风柴油机销售公司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前者拟以现金方式受让上海东风持有的上海电气集团财务公司1.25%股权,转让价格为2959.30万元。

  上柴股份同时明确表示,“目前已初步明确在较短的时间内陆续对控股及联营公司进行清理或转让,收回部分投资,将精力和资金集中到核心业务,做强做专。”

  余兵指出,“处置上述资产符合上海汽车的想法,即上海汽车只想拿到核心业务”。而上述上汽集团人士也并不否认上柴股份清理资产的行为是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上柴毕竟也是一个比较老的企业,历史上的负担比较重,我们不想背负更多的负担”。

  不过上柴股份转让伊维和日野股权或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尽管伊维旗下的控股公司掌握着柴油发动机的核心部件燃油喷射系统的研发、制造,转让之后颇为可惜,但是鉴于两家公司制造的产品均属于日系,且股权关系复杂,如伊维的另一家股东为

东风汽车,加之上汽集团更多的是和德国、美国合作,索性不要这块资产最干净。“反过来考虑,这两家公司也未必愿意投靠到上汽集团门下”,上述天相投顾人士指出。

中国经营报记者:本报实习记者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