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股市泡沫尚未见顶 可能不会以破裂结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2日 05:37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主持人:王栋琳

  嘉宾:

  国海证券高级研究员 杨永光

  国泰君安证券高级研究员 林朝晖

  中投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 曹雪锋

  追溯本轮牛市的根源,升值是主要元素之一。分析人士认为,升值仍是市场的长远利好,股市尚未见顶,“泡沫”还没有破裂的迹象。

  股市上涨成为升值“定律”

  主持人:今年前三季度,新增外汇储备3673亿美元,其中除贸易顺差与外商直接投资外,其他来源资金达到1341亿美元。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热钱”最青睐的就是股市和

房地产市场,资产价格上涨似乎是升值的必然结果。

  杨永光:很多国家本币升值都成为资产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中国去年以来的经历也再次验证了这一点。

  日元对美元的升值在1985-1988年最为迅速。1986年世界经济明显下滑,大量闲置资金流向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美元1926年以后经历过快速升值,结果1922-1929年间

股票指数上涨了800%!

  人民币 牛市缔造者

  主持人:从中国情况来看,牛市,是资金推动;资金,有很大部分是升值及其决定的低利率推动。说到底,资本市场成为

人民币升值的最大受益者。

  林朝晖:除了热钱,中国升值背景下一些特定产业的快速崛起,也吸引了外资的目光。从刚公布的国际收支报告也可以看出这样的迹象。例如,国际收支报告显示房地产业外商直接投资达到77亿美元,同比翻了一番,在所有产业中占比达到24%。而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到位资金2.5万亿元,同比增长37.9%,其中利用外资这一渠道,占比虽然不高,增速63.2%却是最快的。

  “泡沫”也许会被消化

  主持人:有人担心,日本、中国台湾地区,本币升值最终都以资产价格泡沫破裂结束,股市暴跌。中国会不会重复这样的情况,资产“泡沫”膨胀是否即将破裂?

  曹雪锋:日本本币升值的具体情况与中国有很大不同。1986年日本连续5次降息,货币供应大幅增长,充沛流动性得不到高效利用,大量资金进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成为资产泡沫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资产价格上涨的财富效应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上涨幅度远大于实体经济的增长。1989年后,宏观和企业基本面开始恶化,随着一系列紧缩政策出台、升值预期被打破以及投机需求瓦解,资产泡沫最终破裂。

  虽然我国股市大幅上涨,但宏观经济和企业盈利依然强劲,泡沫还没有见顶的迹象。

  此外,与日本不同,我国紧缩性宏观调控政策出台的时间更早,并且保持小幅连续的特点,随着政策累积效应的显现,经济将更加健康,股市泡沫破裂的风险有可能化解。我国银行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制度,除了少量违规资金,银行资金参与股市很少,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角度来看,经济增长受股市冲击也不会太大。

  总的来看,中国股市“泡沫”尚未见顶,而且可能不会以破裂结束。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