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华创证券增资提速:贵州省国资委主导股权重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0日 14:02 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 姚 伟

  第一家具有规范类资格的经纪类券商——华创证券经纪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华创证券)酝酿已达两年的增资扩股正式启航。

  11月1日,杉杉股份(600884.SH)与华创证券签署了相关协议。华创证券准备将注册资本由2亿元增加到10亿元,杉杉股份准备斥资1.32亿元现金认购华创证券新增注册资本1.2亿元,占后者完成增资扩股后注册资本的12%。

  记者获悉,在杉杉股份决意参股后,四川剑南春集团等多家投资者也正与华创证券进行紧锣密鼓的谈判。

  据了解,贵州省国资委已基本确定华创证券增资扩股的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今后华创证券的大股东仍应是贵州省国资方面。

  不过,华创证券注册资本最终增资扩股至多少亿元,目前仍尚无定论。因为,杉杉股份公告称,"最终认购额将由华创证券根据全体认购方的认购资金总额,按照<增资扩股说明书>中的原则确定"。

  但一切很快就会水落石出。11月7日,华创证券某高层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华创证券)注册资本增加到多少,谁将成为(华创证券)未来的股东,这些都有望在一两个月内明晰。"

  增资扩股内幕

  早在2005年,华创证券就有了增资扩股之意,但种种原因导致此事数度被搁置。直至今年6月1日,华创证券股东大会才通过了增资扩股决议并上报贵州省国资委。

  但出乎众人意料的是,虽然华创证券仅是一家经纪类券商,而且增资扩股姗姗来迟,但国内资本界的一些大鳄们却是闻风而动,对其表示出浓厚兴趣。

  华创证券内部人士透露,在今年7、8月间,

长城
资产管理公司
等曾主动上门,表达出旗下子公司控股华创证券的意向,但在得知贵州省国资委不肯将控制权拱手让人之后,上述大鳄们无奈地选择了放弃。

  事实上,即使仅以财务投资人身份参股,仍不能浇灭一些投资者的热情。

  本报记者11月7日赶赴华创证券总部探营之际得知,四川省剑南春集团当日正派人抵达贵阳华创证券总部拜会董事长陶永泽。

  据悉,四川剑南春集团希望能参股华创证券,它开出的条件大致为:在增资到10亿元的情况下,出资5000万-6000万元,以获得5%-6%的华创证券股权。

  那么,为何参股华创证券这一名不见经传的券商?

  杉杉股份董秘李长春给出了部分答案。他表示,杉杉股份此前已持有宁波

商业银行1.79亿股,参股华创证券可以让杉杉股份"在金融领域多干一点事情",而做大做强金融领域的直接好处便在于降低经营风险,便于其更稳健发展。

  而按照贵州省国资委的构想,借助本次增资扩股契机,可以对华创证券的股权结构进行一番重构。记者获悉,华创证券大股东贵州黔隆国际信托公司过去几年经营不善,企业基本面已严重恶化,贵州省国资委已拟将其股份划拨给贵州省开发投资公司。

  华创谋变

  虽然,华创证券目前因增资扩股风光无限,但是,它曾一度濒临破产倒闭。

  2002年1月28日,经证监会批准,华创证券在整合贵州实联信托投资公司和贵州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现合并为黔隆信托投资公司)证券资产和业务的基础上建立,是贵州省唯一的法人券商,但当时旗下只有区区4家证券营业部,其中,两家位于贵州省,两家位于上海。

  成立伊始,华创证券便"不幸"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原来的贵州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留下了一些证券类资产的同时,也留下了挪用客户保证金5亿元、挪用客户委托理财3亿元的巨大窟窿,致使华创证券在此后数年中,一度游走于破产清算边缘。

  不过,即便在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期",华创证券也没有放缓它在全国各地收购、新建证券营业机构的步伐:

  2002年6月,华创证券将原德阳信托投资公司旗下三家证券营业部收入囊中,其中,两家位于四川德阳,一家位于天津。

  5个月后,华创证券在北京新设了一家证券营业部。此后出于整体的战略规划,华创证券于2004年5月将位于天津的证券营业部关闭,转而在2005年1月在江苏南京新建了一家证券营业部。

  2004年7月份,华创证券将德阳的一家证券营业部"主动"降级为证券服务部,利用这个空出来的名额,于次年1月在深圳新设了一家证券营业部。

  因贵州省是汉唐证券危机的重灾区,当地政府在2005年6月间力推由华创证券接手汉唐证券在贵州境内的两家证券营业部及下属的11家证券服务部。华创证券数月前发布<致汉唐证券贵州地区营业部客户书>显示,经证监会批准,汉唐证券贵州地区证券类资产已于今年5月18日转让给华创证券。记者获悉,它们拟于11月中旬正式"翻牌"为华创证券。

  至此,华创证券旗下已拥有10家证券营业部和13家证券服务部,分布于贵州、北京、上海、深圳、江苏和四川等地。

  值得庆幸的是,高速扩张并未让华创证券陷入资金短缺之困,反而因为中国股市井喷行情,这些前几年四处收购并重新布局的证券营业部为其新增了不少手续费收入,而这正是华创证券2006年初开始转危为安的主要原因。

  2006年度财务报表显示,华创证券当年手续费收入为7389万元,比2005年净增5144万元,经营状况四年来首次扭亏,实现净利润1136万元。

  据贵州当地券商透露,华创证券收购的原德阳信托投资公司及汉唐证券旗下营业部对其利润贡献极大,而华创证券的净利润也主要来自于四川及贵州地区。

  华创证券内部人士透露,在贵州省范围内,华创证券的市场份额已达60%以上。

  据记者了解,华创证券董事长陶永泽曾对身边人士感慨"错过了增资扩股的最好时机"。因为在陶本人看来,华创证券若在2005年就完成增资扩股,那么开展投行、自营、代客理财等业务基本就是顺理成章。

  事实上,2005年6月至今的这波大牛市行情中,具有这些业务资格的券商都赚得盆盈钵满。

  不过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据华创证券某高层透露,一旦增资扩股成功,那华创证券一定会做两件事,一是尽快申请投资银行、股权直接投资、代客理财等业务资格,二是将本次增资扩股募集到的现金用于在全国各地对其他证券营业部的收购抑或新建证券营业部上。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